“油缸廠像這樣不到年齡就辦病退的多嗎?”楊東昇問。

“很多!”劉康的師弟嘆了口氣,“說實話,頂替接班真不是個好政策!技術好的工人不到年齡就退休,本來就是損失,更麻煩的是沒有了好師父,下一代工人也培養不出來,導致的結果就是整個廠子的技術工人都青黃不接。”

“青黃不接?你們之前的那些產品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大部分工作都是廠裡現在的工人乾的,但是精細活,像精鏜、法蘭定位面精車這樣的工序,還得請我師父他們來幹!”

“軸承廠的情況也類似?”

“是的!”

楊東昇心說,這也是這些年我們國家機械廠衰落的原因之一吧!

一方面是改革開放後,外國產品大舉湧入;另一方面我們自己的高素質技術工人,為了給子女騰出位子,提早退休,導致產品質量下降。

雪上加霜,不出大問題才怪。

“你師父他們退休這麼多年手藝還沒落下?”

1986年至今也有好幾年了,楊東昇知道技術工人的手藝必須經常用,經常練才能保持,一旦放下的時間過長,手感沒了,技術也生疏了!

“怎麼沒落下?我師父當年是廠裡最好的車工,退休後,只能憑著車工的手藝給人家當木匠,有些鉗工師傅去給人修鞋、配鑰匙,好歹還算相關。但是大多數人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活,只能去賣烤紅薯,或者到工地抗水泥,搬磚!楊總,廠子實在缺不了他們!”

這樣說來,就算這些人的水品下降了,廠裡現在這批工人也還是不如他們,可想而知油缸廠現在的工人水平怎麼樣。

這些退休工人,楊東昇不要還真不行。

“你們覺得買斷退休工資和醫療,多少錢合適?”楊東昇試探著問。

“這個……”劉康的師弟跟他師父對視一眼,“不知道!”

“楊總,我們保證不報銷一分錢的醫藥費,您只要給退休工資,我們免費給廠裡幹活!”老工人一臉哀求。

看來退休工資就是他們的底線了。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年?

人死了,錢沒花光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錢花光了,人還活著。

工人雖然大多沒文化,但是不傻。

楊東昇想告訴他們,拿著這筆買斷費去買房,絕對只賺不賠。

但是他們會信嗎?現在告訴他們,油缸廠那裡的房子,未來會賣到3萬塊一平方,絕對會被說成神經病。

何況退休工人如果拿到這筆買斷費,恐怕馬上就會變成子女惦記的目標,一旦再鬧起來,最終吃掛落的還是楊東昇。

楊東昇忽然腦子一轉,既然自己知道現在買房未來肯定會賺,他們不願意去投資房產,自己為什麼不去投?

以本該付出的買斷費為本金,投入房產,創造的利潤用於發放退休工資、醫療費,雖然一次性支出大,但是幾十年後,不但不會虧,還能大賺一筆。

而且以退休工人的名義搞房地產,也算師出有名了!

楊東昇頓時打消了直接買斷的主意!

承諾自己拿下油缸廠後,退休工資、醫療費都不會少,送走了劉康的師弟、老工人。

第二天,楊東昇叫來陳志麻、陳志剛,註冊一家東昇地產公司,房改還沒有開始,暫時還搞不到地,先以買房子為主。

房屋出租的租金付給退休職工,產權自己留下來。

楊東昇給他們劃定了幾個未來增長潛力大的區域,比如油缸廠一帶。

那裡既不是市中心,離市政府也遠,現在還很偏,但卻是瓜州的風景區,後世瓜州發展起來,這一帶的房價是整個瓜州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