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去年的螃蟹、甲魚,今年的菜品質量要差不少,只有白切雞、糖醋鯉魚、紅燒肉,烤羊也變成了烤乳豬。

不過相比去年,今年宴會的氣氛好了很多,沒有楊山這個攪屎棍,眾人有說有笑,一派祥和的氣氛。

宴會結束,老太爺被他的重孫子扶走。

看著老太爺顫顫巍巍的模樣,眾人禁不住議論。

“哎,老太爺的身體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去年還是自己走過來的,今年就讓人扶了!”

“老太爺的身體不是去年才開始變差的!前幾年老太爺還能用平板車,拉好幾百斤的糧食去交公糧。”

“到底是快100歲的人了,等你我到老太爺這個年齡的時候,能有老太爺一半的身體素質,你就阿彌陀佛吧!”

接下來才是今天晚上的重頭戲——祭祖節的費用問題。

去年的祭祖節費用是楊山一個人包的,今年楊東昇不準備做冤大頭。

“我們還是按照老規矩吧。”楊武衝兒子楊寶點了點頭。

胳膊已經痊癒的楊寶,挨個給每人發了一張紙條,一支筆。

所謂老規矩,就是誰願意出多少錢,就把數字寫在紙條上。

如果大家填的數額夠,就過了;數額不夠,就要重新再填一次,直到夠為止。

楊東昇想了想,填了一個數字上去。

楊寶將紙條收上去。

楊馬村的會計也是楊家的人,拿著算盤噼裡啪啦打了一陣,將一個總賬交給楊武。

楊武大手一拍,“好,今年咱們收到的數額比去年還高了5000多塊,一次就透過!”

晚宴散席,楊武衝楊東昇招呼了一聲,“東昇,你留一下!”

楊東昇被請進了另外一間房。

屋裡擺著茶水、糕點,楊東昇看了看,留下的人,除了楊東昇外,都是有些歲數的。

而且大都是各支的長房長孫,現在這個屋裡,才是楊家真正講話算數的中堅力量。

經楊武介紹,楊東昇才明白,叫他過來幹什麼——商議祭祖的流程。

去年楊東昇只是負責出錢的。

現在楊東昇是全村公認最有錢的,其他如楊佳運、楊海生、楊槐,也全都是楊東昇帶出來的,唯楊東昇馬首是瞻。

與楊東昇不對付的楊山、楊立那一支,已經被踢了出去,楊立連今天的晚宴都沒來參加。

楊東昇現在已經成了村裡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東昇,看看你喜歡吃什麼?”楊武遞給了楊東昇一張選單。

楊東昇看了一眼,這是在為祭祖節定選單,他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會,還是低調點好。

果然他們也沒準備徵求楊東昇的意見,流程一路下來,很快就進入了最後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進入祠堂的人員名單。

楊氏祠堂太小,不能讓所有人都進入祠堂祭拜。

而今年能進入祠堂祭祀的,表面上看只增加了楊槐、楊海生兩個人,但楊海生既然進去了,楊海生他爹總不能晾在外面。

所以看似是兩個人,其實應該是三個人,這還是在楊槐他爹已經死了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