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莊跟上馬村、下馬村合併!贊哥,鄉里不會不知道楊莊跟上馬村、下馬村的矛盾吧?”

“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已經調解過了。”

這種鬼話恐怕楊讚自己都不信,他可也是楊莊出去的。

楊東昇真擔心三村合併之日,會不會就是雙方血拼之時?

“合併後的新支書和村委會主任會由誰來擔任?”這對楊東昇來說很重要。

“村支書方面,領導比較傾向由發展較好的村擔任,村委會主任還是要看民主選舉。”

也就是說新成立的楊馬村,村支書是楊武,村委會主任也可能是楊武。

楊武手裡一下子從一個村變成三個村,大權在握,楊東昇想得到1、2、3、4礦就更難了。

“明年就是換屆年了,怎麼樣,有什麼想法嗎?”楊贊拍著楊東昇的肩膀意味深長的說。

“我一不是黨員,二又在本村經商,不夠格。”

“村委會進不了,還有人大和政協嘛!”

“我這身份恐怕不好進吧?”楊東昇心中一動。

如果能進人大、政協,可就是相當於多了一層保護,就不知道是哪一級的人大、政協。

“現在是新時代了,連國家都在說致富光榮,你可是咱們順河帶頭致富的榜樣,要積極發揮自己的優勢。”

“我就算想發揮優勢,也沒辦法發揮啊,楊莊5礦、6礦的人都滿了。”

楊東昇有點擔心鄉里會給他壓一個不切實際的擔子,比如把上馬村、下馬村的勞動力全安排到礦上,甚至連附近袁家村的人都要僱一批,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一點,鄉里會綜合考慮的。”楊贊看著楊東昇笑了笑,“去年人家河東鄉就已經升鎮了,咱們順河作為鄰居也不能落後太多!鄉升鎮,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非農業人口比例,這一點全鄉只有楊莊和大橋村完成的不錯。”

鄉里還真打的這個主意啊,不過楊東昇腦子裡忽然一閃,這件事為什麼不往其他方面引導一下?

“贊哥,鄉里為什麼就只盯著楊莊礦,就算新成立的楊馬村都轉為非農業人口,能有多少?為什麼不從小王莊、河灣村,還有其他幾個村的礦入手?”

“小王莊、河灣村的條件太差,他們達不到非農業人口的標準。”楊贊以為楊東昇想把事情往其他村推。

“那得看在誰手裡!贊哥,只要我能承包下這些礦,我保證小王莊、河灣村,每一個礦僱的人都不會比現在的楊莊礦少,而且都能達到非農業人口的標準!”

楊贊聞言頓時目光一凝。

順河鄉里的情況,楊贊比楊東昇更清楚,要想達到升鎮的指標,確實還要差不少——鋼鐵廠的那些老闆、工人都是城裡的戶口,有些甚至都不是本市的。

當初籌備升鎮的時候,鄉里就就打算好了,要在數字上做一些文章,其實這也是每個鄉升鎮的通用做法,市裡、縣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如果能實打實的達到指標,這其中的意義可就完全不同了,他們這些人就能直接在縣裡掛號了。

關鍵是楊東昇能做到嗎?楊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楊東昇。

楊東昇也眼睛一眨不眨的盯回去,“贊哥,我嘴上說的再好,你恐怕也不會相信。咱們就看大王莊礦,這是我剛剛承包下來的,以前他們是什麼情況鄉里也知道,請你轉告趙書記、李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