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嶺東:“有多少要多少。”

遠東地區鐵路發達,從哈巴羅夫斯克可以輕鬆的運到布拉戈維申斯克,再從黑河報關,或者走船運也可以,拉到大連報關卸貨。

只要走上正軌,不出一兩年時間,可以將整個遠東拆空。

蘇希霍夫低頭看了下手錶,已經6點30分:“還繼續看嗎?”

“算了,明天再過來吧,我們抓緊去744廠看一下。”

“好吧,那我們抓緊時間。”

出門之後,沿著郊區馬路開了半個小時,到達744鑄造局,很快林嶺東就發現自己……草率了!

這個廠區的佔地面積,寬達3個多平方公里,廠區有自己的子弟學校,有七八條商業街,甚至有自己的火葬場,職工和家屬合起來有一萬多人,儼然是一個小城市一般。

工廠實在太大了!

相比起來,前面的槍械製造局就像他的衛星工廠一樣,很多小廠的企業也在這裡修建集資樓住宿,人口密集嘈雜,很多工人拖家帶口的,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根本就搬不走。

在這個工廠,林嶺東看到了遠東昔日的鼎盛,也看到黑海造船廠一般的窘迫,人人都一臉菜色,沉默不語,缺衣少食在街道上匆匆而過,幾乎看不到任何車輛,面孔顯得很複雜,棕白黃的膚色都有。

從stali時期,遠東便是蘇連流放犯人的地方,猶太,車臣,哈撒克,還有高加索三國的平民,在這個地方吃不飽穿不暖,戰爭帶來的工業鼎盛讓他們過上了相對優越的生活,卻又在短時間內打回原形。

開車轉了一大圈兒,蘇溪霍夫炫耀似的說道:“怎麼樣,花2000多萬美金買下這座工廠,是不是很美妙,很不可思議?”

林嶺東:“何止美妙,簡直神話一樣,這些工人和職工家屬,你打算怎麼安排?”

蘇希霍夫:“和士兵一樣,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這個不是我們操心的,我們只負責最大限度的拆除他。”

“行吧。”

林嶺東也懶得過問,知道了太多不好,悶聲賺大錢就可以了。

“先去看看裝置再說。”

鑄造廠的業務很複雜,涉及到合金冶煉、翻砂鑄模,熱處理與機加工,裝置熔爐與車間廠房都建得高大無比,在對方負責人洛可夫斯基的帶領下,來到了鑄造一車間,這裡是專鑄大件的,最低也是噸位的級別。

廠房有20多米高,鋼桁架結構,目測來看,至少是8層樓以上的高度。

進去之後,裡面是幾道龍門行車起重機,右手邊是幾座沖天爐,視線的盡頭處,立著一座四方形的龐然大物,其高度就差不多20米,幾乎頂到了天花板,看起來就像個大樓般的千斤頂一樣,只不過這個千斤頂是倒置的,有著四條粗壯的大腿,和下方龐大的衝壓場地。

整一座鋼鐵怪獸。

給人一種視覺上震撼,也看得出這傢伙有多昂貴。

差不多7層樓高,10多米寬,自重拆了廢鐵也能賣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洛可夫斯基人很開朗,看得出來他過得很滋潤,五十來歲的年紀,寬大的西裝,肥碩的啤酒肚,有著一頭標誌性的地中海髮型,肥滾滾的,一路小跑著帶路。

“各位同志你們看,這就是我們一車間的核心裝置,12000噸水壓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