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大,建築不高,馬路上很多老解放大卡車,又舊又破,拉著厄羅斯的木材笨重前行,路邊上隨處可見提著大包小包的商販們,不遠萬里跋涉,將各地的貨物運過來,貨物有多有少,在馬路邊瘋狂招手,試圖攔停貨車幫他們運送貨物。

這一些,就是前往厄羅斯的倒爺大軍了。

林嶺東看到了也是格外親切,笑著問嘎子:“你當年是不是也是這樣,揹著大包小包去厄羅斯的?”

嘎子盯著窗外,就一直沒收回目光:“差不多吧,但我們那會兒好掙,現在大家都做,沒什麼利潤了,你看看他們的包,這一看就是賣衣服的,能掙幾個錢?遇到人訛詐,還得虧本回來。”

林嶺東注意看了一下,貨物都是尼龍油布的大口袋,立起來比人還高,一看就是裝衣服用的。

這樣賣,利潤的確不高。

嘎子又道:“這些人算是有福氣的,咱們當年,可比他們艱苦多了,現在他們有貨車可以坐,咱們以前可沒這待遇,都是靠兩條腿過口岸,我一次能挑百多斤的貨,走上一百多里路到海蘭泡,放現在,誰還有這毅力?”

“坐火車不好麼?為什麼選擇貨車?”林嶺東問。

“便宜啊,這些貨車大都是跑海蘭泡的,拉過去就能賣錢,在厄羅斯想要租車拉貨那就太貴了,碰到黑車連人帶貨一起搶了,有東北老鄉也互相有個照應嘛。”

蘇希霍夫臉色厭煩,卻由於林嶺東在,還是附和的說了兩句:“這只是極個別的情況,我們是歡迎他們的,在厄國最困難的時期,是他們送來了很多必需品,幫助很多人度過了難關。”

林嶺東笑著點頭,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至少肯這樣說就不錯。

總算還有良心。

城市不大,沒過多久便趕到大黑河島碼頭,一河之隔,便是遠東的第一大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河對面便是異國風情的歐洲建築。

蘇連在遠東地區的大城市,本就不多,布拉戈維申斯克絕對能算的上一號,兩地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

從黑河出發,到布拉戈維申斯克的直線距離,不超過一千米,其地理概念,就有些港島和深城一樣。

過了深城河,就是港島。

過了黑河,就是俄羅斯。

邊貿互市的商人,隔著河吼一嗓子,就能完成講價談價,這邊的人也的確是這樣做的,在河邊形成了沿河集市,不允許擺攤,這些倒爺們就人下到河床上,手裡拿個大喇叭喊話。

對面有意購買,就能夠取得聯絡。

到了冬季河面結冰,雙方的距離更近,大家在冰面上靠近,在河面上就談成了很多生意。

下一步,再將貨物過關運動過去。

前方的車流密集,大家都在排隊過關,已經堵成了一條長龍。

天色也漸漸的暗了下來。

“今天晚上看來是沒戲了,找個地方休息吧,咱們明天一早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