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噸公稱壓力。

相當於3000頭大象摞在一起,踩背。

可一次性鍛造400噸以上的鑄件。

鎮國級的重工裝置。

陳東方訕笑了下:“那就125000噸,按照原價進口我們都願意嘗試,或者5000毫米的熱軋機,只要主機就行,這個也是我們急缺的,能幫我們聯絡一下嗎?可以的話,我們願意全套引進。”

林嶺東滿頭黑線。

獅子大開口,這一位也真敢要啊!

5000毫米冷軋機,航母甲板生產線!

重工行業鈍劍無鋒,無不往大了造,只要能大就是好的,幾乎越大越好,支援超級工程。

而技術的突破千難萬難。

如果林嶺東記得沒錯,國內的第一臺150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要等到2006年才試車成功,結合鞍鋼的5500毫米厚板熱軋機,步入了巨工時代。

從此華國的船舶工業,往巨了造。

航空母艦都不算什麼了,連航母都是小兒科。

40萬噸的巨型礦船,中遠海運的五艘20萬噸集裝箱姐妹船,金牛座,雙子座,白羊座,天秤座,人馬座,每船能裝下20000個標準集裝箱。

未來一代,海上巨無霸,跑一趟能掙2個億。

這嗑,沒法嘮了。

林嶺東:“咳咳,回頭再說吧,這兩項難度太大,要引進回國,不運作個三四五六年,經歷層層磋商,是很難拿下的,就沒簡單一些的嗎?”

陳東方:“三五幾年也可以,我們可以等,但要及時跟進,不能落與人後。”

原料碼頭的陳剛插嘴說:“我們最缺的就是軋機,鋼管、板材、型鋼、線材,只要是大型軋機都是好東西,能幫我們問一下麼,最好是不鏽鋼生產線上的關鍵裝置,我們都有興趣引進。”

陳老將兩人都撥開:“你們瞎胡說,淨給別人添亂,這些拿回來有什麼用?組裝出問題了怎麼辦?”

“技術壁壘,往產業鏈的上游追溯,往往都是材料學。”

“重點要材料,材料。”

陳老轉過頭:“烏克蘭的航空發動機是強項,單晶銠這項技術就很不錯,你能幫我搞幾個太空梭的渦輪扇片麼,我拿來研究一下。”

林嶺東眼前一亮。

陳老這句話,算是說到他的心坎裡了。

工業時代,材料為王。

矽,鋰,碳,鈦,鎳,鉻,砷,這些大規模應用元素,才是他的工業發展方向。

“渦輪扇片問題不大,馬達西奇我能聯絡上,進口幾幅報廢的渦輪不成問題,尼古拉第九貿易局跟我關係還不錯,就是關稅可能要高上一些,按廢鐵的價格來算,大概35%吧。”

“廢鐵?”

陳老還有些轉不過彎來:“關廢鐵什麼事?”

林嶺東詭異的笑了:“我正準備,在烏克蘭成立一家英資貿易公司,收購廢舊鋼材,你不是要報廢的麼,按廢鐵清關不就很合理麼?”

接下來賓主盡歡,暢聊細節,講了一大堆需要的東西,都被林嶺東一一斟酌,該推的推,該接的接。

針對礦產的事,藉著酒勁反覆的磨,可這一項,林嶺東就無法妥協了,無情拒絕。

直喝到月上樹梢,酒意七八分,才安排人回到別墅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