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鍍金年代,華爾街的黃金十年(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
他不能容忍自己成為棋子。
作為一個偉大的重生者,他當然是當操盤那一個了。
“走了。”
視察了一番甘島,又找了幾袋子礦石樣本,將初步設計丟給薩米爾慢慢做,林嶺東手一揮,駕駛著遊艇離開。
另一邊
北馬累環礁
維拉納國際機場
混雜在一群花襯衫,沙灘褲,帶著墨鏡的老港當中,有著幾個略顯另類的身影。
古板的劣質西裝,夾棉的中山裝,呢子大衣,厚毛衣,圓簷帽,黑色圍巾,與周圍的遊客格格不入,只有年輕的翻譯顯得正常一些,將夾克衫薅在手上。
“弄慫了!”
一名老幹部模樣的中年人,拍了拍棉衣,眯縫著眼睛看著太陽,下午3點的日頭正辣,冬季的馬爾地夫也有20多度,紫外線直射下來,將棉衣的布料曬得滾燙,操著一口吳儂軟語。
“這個鬼天氣,八太正常,這都臘月份了,咋會出大太陽嘛?”
翻譯尷尬的笑了一下,他其實早就提醒過了,可這群領導怎麼說來著,熱得,冷不得,還批評了他一頓,就這麼穿著過來了。
一看這太陽,翻譯還是有些暗爽。
“不好意思啊陳主任,我去圖書館查過資料,這馬爾地夫啊,他不一樣,全年都是夏天,要不先脫了吧?待會兒捂一身臭汗著涼。”
幾人互相看了下,脫就脫吧,結果尷尬了,手上抱了一堆不說,皮囊上,只剩皺巴巴的春秋衫。
穿著西裝的幹部連連擺手:“不行,不行,這個樣子成何體統,咱們可是公費出國,見的可是海外華商,不能給國家丟人,大家夥兒毛衣可以脫,但外套可必須穿上啊。”
他們來自寶山鋼鐵廠。
華國最大,最具有競爭力,也是最為現代化的鋼鐵企業。
對於鋼鐵產業來說,92年的華國還是個新興經濟體,朝陽產業,20世紀70年代的時期,已經嚴重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大而粗,笨而重,而且產量極低,72年奔赴曰本的一個考察團,就曾為對方的易拉罐所驚歎。
曰本的鋼鐵企業,可以把鋼,軋得像紙一樣薄。
這個時候的華國企業,連冷軋鋼板的技術都沒吃透,認識到這一差距之後,有了一項驚人的決定。
傾,舉國之力。
建造一座規模最大,產量最高,最為現代化的大型鋼鐵企業,這一座鋼鐵廠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到礦石的來源方面,從澳大利亞進口品味最高的鐵礦石,鑄最好的鋼,務必要在兩個五年計劃之內,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改造為鋼鐵大國。
1978年,這項決定得以批准實施,投資20個億美元,外加3900億曰元貸款,一舉耗光全國可動用外匯儲備,耗光1/3年財政收入的寶山鋼鐵廠正式動工。
於1985年正式建成,1號高爐正式點火,目前已走過了7個年頭,短短几年,便躥升為亞州超強的鋼鐵大廠。
國寶級的鋼鐵企業——寶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