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民心沸騰(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家快起,快起來。”
一邊說著話,楊延一邊親自扶起面前的百姓,這一幕皆讓百姓們感動不已,慌忙抽回手,唯恐自己沾滿塵土的衣服髒了楊延的手。
然而讓他們想不到的是,面前的太子殿下卻是沒有絲毫的嫌惡,從他的眼中他們只看到了無盡的真誠和感同身受。
堂堂的太子殿下,竟會與他們感同身受——
“華州縣的百姓要入城,為何未讓他們入?”
聽到楊延直奔主題地問詢,下邽刺史鄭九成聞之心驚,當即道:“回殿下,因下邽離華州近,此次也是受災嚴重,如今城裡許多百姓的房屋倒塌,危險至極,下官擔心再有地動傷及人命,因而將可居的府衙、道觀、寺廟等都安置了百姓進去,如今實在沒有多餘的地方了,求殿下恕罪——”
楊延聞言眉間總算鬆了幾分,復又看向受傷的百姓道:“百姓們既投奔此地,卿等作為父母官,當施以援手,孤看他們的傷勢嚴重,為何不見醫者醫治?”
“這、這——”
見下邽刺史為難,一旁的明府小心翼翼地道:“回殿下,下邽的醫者有限,城中受傷的百姓亦多,因此——”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百姓無遠近之分,即便醫者有限,也當送以藥物安撫,而非坐視不管,他們雖為華州百姓,但也是下邽人,卿等莫不是忘了此理。”
楊延的話雖一如他的性格般仁善溫和,但其中隱隱的提醒與敲打,卻還是攜著逼人的氣勢,讓在場的官員無不是冷汗淋漓。
“是,是臣等思慮不周,求殿下降罪——”
看到面前這些官員雖有錯,但也並非罪不可恕,楊延見此道:“地動乃天災,此時下邽和百姓需你我同舟共濟,一起守護。”
說罷,楊延道:“此次吾與太子妃需在此久留,既城內無多餘居所——”
“殿下放心,城中一處富戶感激您到此體察民情,願獻出別院——”
“不必了。”
不待刺史說完話,楊延揚眸看向他道:“如今官驛可還有居所。”
“有、有。”
因摸不清楊延的話,刺史只得小心答話,楊延點頭道:“那便讓孤與百姓一同住進去吧。”
“殿下!”
刺史聞聲大驚,堂堂太子殿下,一國儲君怎敢與災民住在官驛,若是出半點差池,莫說是他一人,便是他一族的性命都不夠去抵的。
“您是千金之軀,臣等怎敢,殿下若不棄,下官願獻出蔽府——”
楊延聞聲思慮片刻,適才道:“那華州的百姓——”
“殿下放心,官驛如今空著,並無來往官員,下官這就命人去灑掃擴充,將百姓安置進去,再派醫者前去。”
一聽此話,百姓無不大受震撼,感激涕零,以他們的身份,這輩子也不曾想著能住進持有書令的官員才可居住的官驛。
“謝太子殿下,謝太子殿下——”
頃刻間,在場的百姓皆發自肺腑地埋首於地,不住地跪拜叩頭,儼然要落下淚來。
“大家快起來,快起來。”
在楊延的發動下,百姓們皆被扶著站起來,下一刻,他們清清楚楚地自這位國之儲君臉上,目光內看到了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承諾。
“孤此次入下邽,便是抱著與眾位同甘共苦之心,陛下仁德,雖在千里之外的北地,為守我朝疆土,我朝百姓而戰,也依然心繫大家,命孤定要幫助大家重建城池,重建家園,諸位放心,孤此行已帶著朝廷撥來的糧草布帛,隨行醫官,定會保障諸位的衣食住行,此番不待大家安全安置,有飯食,有衣穿,孤便在此陪伴大家一日,今日在此立誓,絕不負此言!”
聽到楊延鏗鏘有力的話語,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震撼,為之感動,因為他們從未想過,他們的太子,那個本應高高在上,俯瞰他們的人,竟然甘願留在這樣危險的地方,與他們真正的同舟共濟,與他們共進退。
“陛下萬歲,太子殿下千歲——”
“陛下萬歲,太子殿下千歲——”
“陛下萬歲,太子殿下千歲——”
……
話語落下,千言萬語匯聚成了百姓們不絕於耳的呼聲中,這一刻他們的心徹底的安定,也徹底地和楊延系在了一起。
那是民心,是信任,是敬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