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子這會如何?”
聽到李皇后問話,那內侍連忙低頭道:“回殿下,太子殿下得知下邽地動,已立即下令自長安撥人馬錢糧予以支援,此刻太子殿下正在命人備車馬,欲在翊府中郎將韓大統領的陪同下趕至下邽探察災情。”
“什麼?”
李皇后聞言瞳孔大震,倏然站起身來, 已是緊張地脫口道:“他是監國太子,怎——”
就在此時,李皇后話語到了嘴邊,突然戛然而止,側首間,當看到李綏,心下頓時反應過來,方才的自己,多少有些失態了。
原來李綏深知沉穩如姑母李氏, 面對二郎時亦會愛深憂重,在父母的眼裡,兒女即便成人也永遠會讓他們忍不住去擔憂和保護。
因此不待李皇后說完話,李綏已是不動聲色地握住她的手,予以撫慰。
“太子殿下心繫百姓安危,乃是仁君風範,若他能親自去探望華州百姓,想必百姓們也能感受到當朝的愛民親民——”
聽到李綏的話,李皇后不由擔憂地凝眉攥住手,余光中看到下面還在等候的內侍,李皇后終是穩住心神道:“銀娘,你去太子那看看,看還有無需要帶上的東西,一應備齊全,另外發令下去,如今南北戰事吃緊,下邽又生地動,命光祿寺和宮裡的六局二十四司自今日起減少用度, 不得鋪張浪費,一應自我立政殿開始。”
聽到李皇后的吩咐,銀娘當即應聲就要趕下去,就在此時,一個聲音卻是插了進來,不高不低,卻是溫和的深入人心。
“阿孃,讓兒臣陪同太子殿下一同去罷。”
循聲而望,寶纓眸中殷切等侯,雖能眸底揮之不去的憂心,但還是穩重地立在那兒,不丟風範。
“好、好,有你陪著二郎,我也能放心許多。”
都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看著面前的寶纓,看著她與二郎越發一條心,李皇后總算是欣慰地點頭,忍不住伸出手將寶纓的手握在其中, 親切而感動地叮囑道:“地動過後尚有危險, 你們二人此去可要小心些,萬莫要傷著了。”
看著面前的李皇后,看著她眸底湧動而出的慈愛,這一刻的寶纓知道,面前的不再是大興母儀天下的中宮皇后,而是她與二郎的母親,是與她的心越來越近的親人。
感受到這份情意,寶纓心下暖意融融,當即安慰地點了點頭,轉而與李綏相看一眼,適才與銀娘一同退了下去。
看著那個漸行漸遠,看似單薄卻並不柔弱的背影,李皇后的目光久久不能收回,直到再也看不到了,才多有幾分意恐遲遲歸地擔憂道:“阿蠻,我這樣做對嗎。”
聽到聲音,李綏側頭,便看見側顏沉重的姑母轉過頭來,正與她默然對視。
“姑母,曾有人說,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路,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有時也應讓他們自己走一次,知曉其中艱難,方知每一步的思量,每一步的不易,才會倍加珍惜。”
李皇后聞言睫毛微動,下一刻便從李綏的目光中看到了未曾宣之於口的深意。
“太子之路任重而道遠,未來之路更是漫長而未知,姑母不能替二郎遮風擋雨一輩子,唯有如今讓他親自走過,親自嘗試過,才能磨礪出一位真正心懷天下、體恤民生的仁者之君,而非拘泥一隅,滿口仁義道德,侃侃而談,卻是不知肉糜貴的高牆尊者。”
看到李綏眼中少有的認真與肅穆,李皇后心下微微震動,回望過去,自二郎出生的那一刻起,因為是長子,她無疑對他傾注了全部的悉心與愛,她希望他能成長為她想要的樣子,可她卻又害怕他所面對的可能困境。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彷彿是天下母親都會經歷的。
所以這些年,她替他掃平了許多,庇護了需多,也替他計劃、選擇了許多。
可如阿蠻所言,這樣的愛,真的就是好嗎——
母強子弱,千百年來,這樣的一幕在無止境地上演,如今她在,尚且能張開羽翼保護他,可待她不在時,又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