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綏含笑行禮,楊皇后取了一件雙雁南歸的堆白玉蘭杯遞到面前道:“常人大婚所喜鴛鴦,淑妃所繪的大雁反倒別出心裁。”

“鴛鴦成對,大雁也是難得的忠貞之鳥,妾想借此祝願郡主與御陵王琴瑟和鳴,一生一世。”

看著眼前那成雙成套的瓷器,楊皇后眸中泛著動容的溫柔道:“好,好,瓷器燒製的好,淑妃的畫更是美,他日阿蠻與御陵王大婚之日,還要請淑妃前去一觀。”

聽到楊皇后的話,淑妃笑著道:“妾之榮幸。”

待將除夕夜宴一切皆一一與楊皇后彙報後,淑妃又同李綏陪著楊皇后用了些棗茶和小點,說了會子話,適才起身道:“妾叨擾已久,便先行回宮,還望殿下多保重鳳體——”

說話間,淑妃自身旁玉宵手中接過一個錦盒道:“妾的母家送了些金絲血燕入宮,有滋陰、潤肺、補虛、調節內臟經脈紊亂之效,還望殿下能夠收下。”

楊皇后聞言看了眼淑妃遞上來的東西,隨即溫和推拒道:“既是家中所贈,我又怎好收下,淑妃還是拿回去自己用罷——”

聽到楊皇后的話,淑妃溫柔出聲道:“殿下母儀天下,諸事繁雜,妾等卻是不曾為殿下分憂,反倒是平日裡殿下贈予妾等姐妹恩典諸多,還望殿下莫要推辭。”

一旁的李綏見此,伸手將東西接過遞到迦莫手上,隨即含笑挽著楊皇后道:“淑妃一片心意,阿姐便收下罷。”

楊皇后見狀無奈只得收下,眼看著淑妃行了禮便要退去,李綏眸中微動,含笑出聲道:“淑妃請留步——”

話音落下,眼見淑妃頓步,李綏已是笑著趕上去回頭對楊皇后道:“阿姐,今日我得了淑妃娘子這般好的禮,自當親自送娘子出宮才是——”

“去吧——”

聽到李綏的話,淑妃原想禮貌推拒,但聽到楊皇后的話,便不再多言,含笑與李綏並肩而去。

待出了大殿,淑妃看著外面的大雪,轉而道:“郡主還是進去陪殿下罷,外面大雪寒涼,莫冷了身子——”

“無妨,我送娘子到宮門口再回也不遲。”

說話間,李綏作了個請的姿勢,淑妃便不再多言,笑著與其相攜而下。

“倒是娘子,聽聞這些日子體寒之症加重,不知可好些了?”

聽到李綏的關心之語,淑妃搖了搖頭笑道:“舊疾罷了,雖不致命,但總是難以痊癒,不過有太醫署日日照看著,倒也好了不少。”

“那便好——”

李綏點了點頭道:“不如請尚藥局的太醫令再為您瞧瞧,指不定好的會更快些——”

一旁的淑妃聞言,唇邊頓了頓,隨即笑著道:“如今殿下眼看著在太醫令的侍奉下好了許多,還是請太醫令好生服侍殿下罷,莫要為旁的分心,我終究是嬪妃,總請尚藥局到底於理不合,再者我這也只是小毛病,不妨的,多謝郡主關心。”

見淑妃如此說,李綏笑著道:“娘子當真心細,若六宮人人皆如您這般——”

正說話間,李綏忽然腳下一滑,驚得眾人低呼,出於本能李綏伸手抓住了淑妃的手腕,好在一旁的玉奴快速扶住,才沒教李綏跌下去。

“郡主如何?”

看到淑妃擔心的上前詢問,李綏扶著玉奴的手鬆了口氣,這才鬆開抓住淑妃的手道:“娘子安心,倒是我失態了——”

見李綏當真沒什麼大礙,淑妃這才放心道:“雪天路滑,郡主還是回去罷。”

見淑妃執意不讓自己再送,李綏這才目送著淑妃一行緩緩離去。

“郡主,外面天冷,咱們進殿罷。”

聽到念奴的話響在耳畔,李綏沒有動,唯獨一雙眼睛靜靜凝視著淑妃離去的方向,看著雪白天地間那抹硃紅的宮牆,一點一點回憶著方才的那幕。

她方才刻意踩滑的那一刻刻意佯裝本能地去攥淑妃的手,而就是那一瞬,她分明看到淑妃緊張之餘第一時間去護住了自己的肚子。

雖然不過轉瞬間,淑妃又放開了手,可她卻清楚的知道,她絕沒有看錯。

那樣的緊張,可不是為了她,而是為了自己。

難道,她的猜測是真的——

前世膝下無子的淑妃,竟在這一世也懷上了元成帝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