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狩前夕(第2/2頁)
章節報錯
見元成帝如此回應,彭城難免心安了些,下一刻便又聽到元成帝道:“但輔祭已定,由淑妃承擔。”
聽到元成帝沒有一絲情緒的話語,彭城知曉,這必是元成帝被上官一族逼迫的結果。
“若無阿史那阿依攪這一番局,上官氏未必會下這樣的決心,但如今眼看上官氏與阿史那氏已然勢同水火,念著突厥背後的強大勢力,上官氏難免會心有忌憚,必然提前彈壓,為將來的一決高低鋪路。”
彭城眼眉微微抬了抬,看著臉色不甚好的元成帝,知曉她這個弟弟一向吃軟不吃硬,從前有楊氏一手遮天,現在上官氏也敢借此施壓,心下對上官氏的厭惡也只會再深一層罷了。
“不過如此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聽到彭城話音一轉,元成帝轉而看過去,卻見彭城笑有深意道:“今日一來,上官氏與突厥人之間便已相互埋上了矛盾的種子,這本就是你我所求的。相比於他們二人的重重爭鬥,他們若暗中聯手才是真正讓人擔憂。”
“更何況——”
彭城一邊說著話,一邊摩挲著指間的寶石戒子,凝視了那剔透的寶石一眼,隨即挑眸看向元成帝道:“今日上官氏與阿史那氏當著楊崇淵的面爭了個你死我活的,也正好讓楊崇淵看個笑話,放鬆更多的警惕,畢竟於他而言,至多猜到是上官氏有心拉攏突厥,卻不知這其中有你我做局。”
聽著彭城字句合理的分析,元成帝漸漸平靜下來,的確如此,當初與突厥暗中結盟時,上官稽一心想求阿史那氏為兒媳,不過是想為自己謀利。
若非阿姐刻意在那阿史那阿依面前提及他,誘使阿史那氏公然反口駁婚,上官稽的算盤指不定就打贏了。
如今在楊崇淵眼中,想要藉助突厥勢力的是一向與他不和的上官氏,那麼他們便已然站在暗中。
敵明我暗,這無疑是一個安全又甚好利用的局勢。
“既然如此——”
元成帝眸光深黯地看向彭城道:“那便讓這場鷸蚌相爭的局做的再大一些,大的讓楊氏以為自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毫無後顧之憂,那時楊氏離覆滅便不遠了。”
聽到元成帝著一席推敲,彭城贊同地點了點頭,眸中攜著幾分欣慰與感慨道:“待你我姐弟重攬這皇權國器之時,阿耶和先帝也會為我們高興的。”
是夜,李綏悉心侍奉楊皇后安睡下去,正與迦莫並肩走出門,便看到念奴默然走上前來,悄然與她道:“郡主,今日聖人與朝臣議冬狩一事,月昭儀果然進去大鬧一場,落了人口實,給了上官氏可趁之機,竟聯絡朝臣逼得聖人改了旨意,讓淑妃輔祭,月昭儀仍舊伴駕前去,掖庭由魏婕妤坐守,迦尚宮輔助行權。”
魏婕妤?
魏婕妤出身普通,生性軟和,又人微言輕,並無什麼主見。只因當年元成帝還是皇子時便已入府侍奉,熬了這些年才封了婕妤,此前無論中宮楊氏、淑妃鄭氏、昭儀上官氏哪一方不和,這魏婕妤都不敢得罪任何一方,只關起門過自己的日子,在這掖庭內幾乎快失去了存在感,才能安穩至今。
如今既然引走了上官氏和阿史那氏,由魏婕妤留守宮中,那便可以按計劃行事了。
“太尉如何?”
念奴聞言搖了搖頭,頗為詫異道:“太尉竟是一句話也未發,眼睜睜看著一切成了定局。”
李綏聞言並不意外,只默然點了點頭,當念奴退下與玉奴並排立在李綏身後時,適才亦步亦趨地跟著她朝著所居的東配殿走去。
於楊崇淵而言,的確沒有插上一言的必要,那上官氏原就與楊家不合,若逼著淑妃留在掖庭,由她照顧皇后,無疑是難安好心。
如今楊崇淵必然已察覺上官氏有拉攏突厥勢力之心,此番讓上官氏與阿史那氏一同參加冬狩,正好也可藉此看一看這兩方離了規矩甚嚴,眼線眾多的大明宮,去了宮外又會有何動作。
知己知彼,方可攻克。
楊崇淵打的,必然是這樣的主意。只是不知他這位姑父可會察覺,他不僅有眼前這兩個敵人,還有身後伺機奪權的天子姐弟。
“今日聽阿姐說,御陵王后日便回來了。”
漫天鵝毛大雪下,李綏裹在厚厚的斗篷中,似是在自言自語,藉著傘外呼嘯的風雪聲,卻是側眸看向身旁玉奴低聲道:“玉奴,你替我邀他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