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彭城來訪(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到李綏問話,念奴想了想,還是忍不住問道:“郡主,若靈犀再偷偷返回長安,奴婢只怕會連累郡主您——”
對於念奴的疑慮李綏並不意外,靜默中只見她毫不在意的一笑,一雙秋水剪瞳中猶如黑白分明的燕尾輕點水面,點開了細微的漣漪。
“她是太尉和姑母親自賜死的,即便活著也與死無異了,今日經此一事她已成了楊昭的廢棋,再回長安便是白白舍掉我送給她的一線生機,她既是死了一次,又如何看不清這些——”
是更名換姓在異國他鄉破繭重生,還是回到長安作繭自縛,這其間的取捨想必並不難。
她做到這些,便算了兌現了她當初的承諾了。
“明日你們將前些日子我繡好的那兩對貂鼠筒帶上,再有阿耶之前送來的那件火紅狐皮裡鴉雛羽紗面的鶴氅,咱們後日一早便去探望阿孃。”
聽到李綏的吩咐,念奴與玉奴齊齊應聲,替李綏收拾好了墨寶以後,便侍奉她寬了衣裳上了榻,這才輕聲朝帷帳上懸著的赤金葡萄雲鶴紋薰香球內添了老山檀香後,悄然退了出去。
……
待到前往玉清觀這天,正是天朗氣清的好日子,雖說仍是寒意肅殺,但車行山間,也有著冬日裡寒霜料峭之美,馬車悠悠在盤山大路上行著,李綏正闔目靠在車壁上養神,玉奴也悄然坐在一側肅眉斂目,獨獨念奴忍不住掀開車簾,趴在窗沿邊看著路邊樹上落著白霜,更顯紅彤彤的野柿子,不由顧自唸叨道:“這冬日裡,獨獨那熱鍋子、水盆羊肉湯、還有這烤柿子最是應景了——”
想到此念奴不由側首,察覺李綏似是睡著了,連忙放下簾子生怕漏了風進來讓李綏著了寒,卻不曾想下一刻閉目的李綏已然睜開眼,似是隨口出聲道:“七夕那夜御陵王引薦了一處羊肉湯館,汁美柔嫩,一會兒回去便帶你嚐嚐。”
一聽到李綏如此說,念奴當即眸中一亮抬起頭,揚起了興致,李綏見此笑著掀開車簾,看著那些如燈籠般色澤紅豔的柿子,便不由想起那日與楊皇后、李氏圍坐火爐吃著火晶柿子的場景,原本因念奴而笑的眸中漸漸泛起沉靜的愁緒來。
待到寶纓大婚後,阿姐的分娩之日便漸近了。
該來的,終究是要來了。
如今正值寒冬,山上更顯清冷,因而今日前來玉清觀燒香的人並不多,而坐落在觀後,清河大長公主陳氏所在的院子便更幽靜了,此刻繪春正站在廊下,吩咐婢女捏著小竹筒,湊在院中梅花花蕊下采集寒霜凝成的水。
不過片刻,門外漸漸響起了輕微的聲音,繪春抬頭一看,雖說經歷了歲月的變遷,眼前人的模樣已是有了許多的不同,可看著那一身素雅卻不失氣度的衣裙,還有那與先帝和當今聖人相似的眉眼,她又如何能記不起來?
“長公主——”
正當繪春肅眉斂目地頷首下拜時,便感受到面前的人已是疾步上前,頗為有禮地扶起她再親近不過的喚了一聲:“春娘還是不曾變化,與從前一般。”
抬頭間,看著女子春風拂面一般謙和的笑,繪春怔了怔,彷彿回到了從前,她陪伴著大長公主陳氏留在宮裡還未出閣的時光。
因著成祖是長子,所以與陳氏這個一母同胞的幼妹年齡相差極大,如今陳氏在輩分上雖是眼前彭城長公主的姑母,可事實上陳氏如今三十八歲,也只比彭城長公主大了三歲而已。相比於如今正值二十七歲的聖人而言,陳氏也算是看著他長大的長輩,可於彭城長公主而言,二人相處不如說是摯友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