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自有思量(第2/2頁)
章節報錯
見此趙翌冷眼一瞪,此刻在他面前卻是無半點震懾力,反教李綏輕笑出聲。
就趁此時,一個壓低的聲音以迅疾的速度回了一句什麼,李綏聞言詫異,看著一臉平靜的趙翌道:“你方才說了什麼?”
而幾乎是同時,趙翌身旁的長隨忽然剋制不住地噗嗤笑出聲,彷彿笑的肚子都疼了般,緊緊攥住道:“美人?王爺,您叫趙……趙美人?”
聽到這一聲高呼,李綏看到趙翌一向繃著的俊臉此刻分明僵硬極了,忽而白,忽而紅,眸中彷彿承著暴風雨前的寧靜,薄唇動了動想說什麼,終究是忍住了。
而那清秀小將雖極力也再忍,終究還是沒能忍住,只能算努力地握拳捂嘴,側過身笑的卻連雙肩都顫抖起來。
他們如何會想到,在西域震懾各國,叱詫疆場的王爺竟還有這般“柔情”的一面。
此刻趙翌看著他二人不懷好意的笑,幾乎可以預見他這個“美名”只怕不久便會傳遍西域駐軍之中。
因而趙翌眸光一瞟,瞟得那二人一個激靈,他們無需想也能猜測到,待此番回了西域,只怕少不得要為此吃點苦頭了。
也就在此時,在這溫柔的月光下,對面少女眉眼彎彎,那一抹肆意明豔的笑卻猝不及防撞進了趙翌的眼裡,心裡。
一時,倒忘了身旁那不合時宜的兩個人。
這樣的一雙眸子,或許本就應該配上這樣的笑。
待到那長隨和年輕將軍先行去牽馬時,李綏與趙翌並肩而行,玉奴在一旁亦步亦趨的跟著。
“御陵王的小名,想必也有些淵源罷。”
靜默中,少女的聲音自耳畔響起,趙翌側首看了眼身旁的李綏,隨即收回目光道:“從前隨侯將軍行軍途中,曾在一偏僻道觀裡借宿了一夜,那兒的仙長同侯將軍清談時觀我面向,無意間向侯將軍說——。”
見身旁人語中頓了頓,李綏微微抬眸,便見沒在陰影中的趙翌緩緩開口道:“說我面向不凡,卻命帶殺氣,雖好卻又不好。”
聽到趙翌如此說,李綏並沒有太多意外。
眼前的趙翌,十二入伍,十六歲嶄露頭角得曾經的吏部尚書,右衛大將軍侯靖的青眼,將其收入麾下南征北戰,待到二十歲時趙翌便已建立不世之功,受到楊崇淵的器重,如今不過二十二的年紀,已然坐鎮一方,得以封王,如此功業,的確是不凡。
若說旁人盼的是一朝飛上枝頭得以飛黃騰達,趙翌卻算得上是扶搖直上九萬里,這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所以破解之法,便是以女為名?”
聽到李綏提問,趙翌默然頷首道:“如此或可一鎮。”
“觀王爺如今的宏圖大業,那位仙長的確慧眼如炬,非空口胡謅。”
見李綏如此說,趙翌側首看向她。
“郡主這般,便算是誇讚於我了?”
看著趙翌漆黑的眸子,李綏默然點了點頭。
前世裡她與趙翌的佈局其實並無二致,那時她在朝中一心剪除世族龐大的勢力,培養寒門新臣,趙翌在西域著力於從寒族士兵中提拔得力主將,以雷霆手段將那些坐承祖蔭,妄圖在軍中混下軍功的紈絝子弟逼回了長安,只得享父輩的虛爵。
若他二人那時不曾相疑,或許會是不錯的合作。
然而李綏知道,這些不過是空談罷了。
因為即便她與趙翌非絕對的對立面,在前世也作不了盟友,這一切只因為她坐在楊家王朝的鳳座上,她的身份與地位無時無刻不在告訴她,趙翌作為當朝掌軍重臣,便如臥榻鼾睡的一頭猛虎,一個不慎,便能叫她滿盤傾覆。
所以這一世的李綏覺得,與其與趙翌為敵,不如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