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在玩命轉播。

如果把“衙門”換成一個現代詞語的話,大家會不會覺得很眼熟?

真相與流言又有誰知道?

歌詞裡古今穿梭的遣詞造句,亦是在時空錯位中完成的一輪張明宇式的抒發。連說帶唱的演繹方式,戲謔勁兒拿捏得恰到好處:多一分則偏向玩世不恭,少一分則流於嚴肅刻板。

“賣紅薯的姑娘想在學堂門前擺攤,那不可以沒錢,也不可以不陪笑臉。”

擺攤不是你想擺,想擺就能擺?

當官不與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可賣紅薯的姑娘連攤都擺不了。

“有點小權的,時時刻刻都想要用上小權;而有大權的,腦子壞了才和你站一邊。”

站在被民眾投訴的地方官吏一邊看,官官相護更是萬年不易的傳統。

由於派專使出都城查辦成本太高等緣故,歷代皇帝政權對於各地老百姓的越級上訪上訴,絕大多數只能發還各地自行處理,所以很難走出層層批轉、官官相護、讓老百姓繞來繞去繞不出頭的怪圈。

人們聽的都非常壓抑。

現在很多人大概明白了張明宇想要表達的意思。

只不過兩者間彼此心照不宣。

一切都隨大家去解讀。

張明宇在已經演唱的歌曲裡一直體現這樣的態度:做言之有物、有血有肉的音樂。

社會生活裡的大小事件,隨時都可能成為他音樂創作的題材。

然而在具體的創作手法上,張明宇又絕不侷限於就事論事、一味地去表達同情或批判,而是探索著更多的表達可能性:他把對於社會生活的以一種設身處地的視角來陳述,以一種詩化的語言來發想,從而避免了悲天憫人式的說教感或憤青發洩式的蒼白感,體現出了藝術的魅力。

某種程度來說,張明宇又何嘗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違章動物”!

在張明宇的音樂裡,他從來不是按章法出牌、循著通常流行路數行走的音樂人。

這首《違章動物》,也可視作他為各路“不合規則”的違章動物們做了一場真情代言。

“一群高貴氣質的差人在處罰違章動物,她一身塵土在街角迷了路。”

“一群高貴氣質的差人在處罰違章動物,緘默的淚沒有人在乎。”

有畫面感了嗎?

相信大家都會說極具畫面感。

多麼痛的諷刺!

同樣是人,為什麼一方是高貴氣質,而另一方卻弱小的像一隻違章動物?!

辛辛苦苦為了生計,滿身塵土。

僅僅是賣紅薯沒錢、沒陪笑臉嗎?

牙齒碎了往肚子裡吞,因為沒有人在乎一隻違章動物!

這首歌有著兩種理解。

每個人的理解不同,看待問題角度也就不同,所以不可同日而語。

現場頓時議論紛紛。

“能創作出這首歌的人,真是有才華,有思想,有勇氣。”

“這個小短片看的我想哭。斷了的稱,修補好了,還能稱出公平嗎?”

“需要新一代的年輕人素質好了來修,就像MV中那個孩子,他長大了有他自己的秤。”

“斑馬和熊貓是世界上唯二黑白分明的動物,黑白分明的動物(某些人)現在還分不清黑白對錯,所以孩子的夢想是教他們認識紅綠燈(正確的東西)。”

“張明宇他怎麼敢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