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下頭,將這些想法一一拋去入腦後,然後就聽見戴權朗聲說道:“諸位考生,考題已出,限時一個時辰,還請諸位答題。”

說話間,孝康帝早已離開,一張白布上面,寫著殿試的考題。

賈環抬頭一看,當即心裡吃了一驚,因為上面寫得考題不是什麼治國之道,也不是什麼民生大事,而是關於九邊的兵戎之策。

一眾考生看完題目之後,便開始動手書寫,賈環卻並未如此,而是將白紙攤開,將墨汁研墨好,隨後閉目思考起來。

不遠處,在孝康帝身邊,戴權指著賈環,小聲說道:“主子爺,那個就是賈環!”

孝康帝聞言,目光也看了過來,隨後微笑道:“看來他也並非什麼都會嘛,區區一道兵戎之策,竟讓他束手無策了!”

聽出來了孝康帝話語之中的輕視,孝康帝身邊的兵部尚書陪笑道:“皇上這道兵戎之策,看似簡單,但對於這些沒有經歷過計程車子來說,卻也是非常難的。

再者,如今九邊情況複雜,滿清韃子亡我大楚之心不死,加上北方強國俄斯國帶甲百萬,亦對我大楚虎視眈眈,所不解決這二者,恐怕很難出現一篇真正有用的兵戎之策!”

聞言,孝康帝點點頭,他同樣不抱希望,而且,這次的考題,除了兵戎之策以外,還可以談及九邊民生政策,對於大多數士子而言,都不算什麼難度。

看了一會兒,突然見閉目養神的賈環睜開眼睛,隨後提筆開始作答。

而且那種流暢速度,讓孝康帝和身邊的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都驚訝萬分。

壓下心裡驚訝,孝康帝和兩位尚書大人開始巡查各個考生的作答情況,時而點頭,時而搖頭,弄得將注意力放在孝康帝身上的考生緊張不已。

又一個時辰後,賈環洋洋千言,已經寫完,他突然感覺到身後有人,但是卻並沒有回頭,而是靜坐等待墨跡吹乾。

卻不知在他身後,孝康帝和兩位尚書,心裡早已驚訝萬分。

尤其是跟在孝康帝身邊的戴權,對於孝康帝臉上的神色,早已瞭然,尤其是看到賈環卷面寫道:“遠交近攻,師夷長技以制夷。”

當即明白,賈環殿試成績,已然穩了。

兩個時辰匆匆結束,賈環也跟著三百考生出了皇宮。

馬車上,賈環閉目養神,他突然明白了,大楚所謂的承平百年,恐怕只是普通百姓眼中的百年,而實際上,戰爭其實一直都在。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

心裡微微嘆息後,整個人也慢慢放鬆了起來。

卻不知,在大明宮,孝康帝正拿著他的卷子,翻來覆去地看著,每看一遍,孝康帝臉上的神色都有新的變化。

“哈哈哈,哈哈哈,不愧是榮國後人,只可惜這篇兵戎之策出現的時間太晚了。

若是能夠早個三十年,我大楚早已掃清周邊威脅啊!”

如此評價,不可謂不高,因為賈環分別論述戰爭性質、戰爭理論、戰略、戰鬥、軍隊、進攻與防禦和戰爭計劃等。

不僅如此,還闡發了戰爭無非是政治透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的理念,雖然字數不多,只有上千字,可也足夠孝康帝消化了。

以戰爭論為核心,又加上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點,制定了戰術戰略的基本指導思想,超越了這個世界認知數百年的時間,怎麼會不讓孝康帝拍案叫絕?

這時,戴權小聲勸諫道:“主子爺,禮部那邊,正在催賈環的試卷,主子爺將其試卷帶走,於理不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