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李閣老,並無恩怨!”三皇子行禮回答。

上方,龍椅上的孝康帝也不說話,靜靜地看著李唯庸將這臺大戲靜靜唱下去。

這時,李唯庸很是奇怪道:“既然並無恩怨,為何殿下的側妃會在甄太妃的靈堂上出手打人呢?

還是說,殿下與賈環之間有恩怨,致使您的側妃看不過去,想要打賈林氏一巴掌,為您解恨?”

這話一出,三皇子嚇了一跳,甄家的事情不能放在明面上來說,而李唯庸身為當朝首輔閣臣,必然知曉其中詳情,否則也不會一口一個甄太妃靈堂,一口一個恩怨。

想到這兒,三皇子面色有些不善,隨即冷聲道:“並沒有,我與賈環之前相交甚少,除了當時他被父皇啟復時,本王送過一次禮,而賈環當時便派人送了回禮之外,昨夜是第一次真正的見面。”

“謝殿下解惑。”

李唯庸行了一禮,隨後看向孝康帝行禮道:“皇上,老臣也弄不明白了,既然賈環與禮親王殿下並無仇怨,賈林氏又與禮親王側妃並無恩怨,那麼為何禮親王側妃會在甄太妃的靈堂上悍然出手?

這其中必有隱情,還請皇上下旨,一是召賈環上殿,詢問他為何要逼死親王側妃,二是徹查禮親王與賈環之間是否真的有所結怨。

既然今日御史臺近半言官都出面彈劾,想來事出有因,該查的查,該處理的處理,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叛逆之人,皇上以為如何?”

李唯庸這話說的極重,又是放著孝康帝和滿朝文武的面說的,可見他對彈劾這件事十分重視。

上方,孝康帝有些坐蠟,沒想到李唯庸居然想把甄家的事情扯進來,真要徹查,皇家的臉就丟大了。

且不說三皇子目的如何,吃了被他吞下甄家財物的虧,敢怒而不敢言,真查出來,甄家跑不掉,一個其心可誅的罪名足夠讓甄家身敗名裂,這事必然會驚動太上皇。

一旦太上皇出面,事情就變了質。

而三皇子也跑不掉,一個勾結外臣,結黨朋私的罪名落下,此後必然再無繼承大統的可能。

最後,孝康帝跑不掉,甄家的錢財無故到了皇家內庫,這可是驚天醜聞,更別說孝康帝還打算以後清算甄家,更加不可能將這事查下去。

而到了那時,賈環因為首尾做得乾淨,並無人見過百鳥如何出手,所以最多就會拉一些山賊流寇出來頂罪,再加上衝擊禮親王府的罪名,最多就是丟官除爵的下場。

況且他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起復,實在不行,也可以安心當個富家翁。

真到了那時候,孝康帝恐怕會咆哮不止了,皇家內庫每年的缺口誰來填?

因此,孝康帝絕不會允許徹查下去,但是,李唯庸已經說到這兒,又不能不辦,又該如何是好?

龍椅上,孝康帝有些忌憚地看著李唯庸,可這位閣老根本不看他,只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一旁,戴權見孝康帝進退兩難之際,急忙走到孝康帝身邊,小聲說道:“主子爺,何不先把賈環叫來?”

聞言,孝康帝頓時明悟,讚賞地看了戴權一眼,隨後對李唯庸以及百官說道:“既然是彈劾賈環,那麼正主都不在,如何進行下去?

既如此,宣賈環上殿,看看他有何辯解?”

“宣賈環上殿!”

戴權朗聲喊了一句,隨後就有小太監傳話。

不一會兒,就見賈環快速走了進來,用餘光看了看眾人表情之後,來到正中央對著孝康帝行禮道:“微臣賈環,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