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第二名,陝西蘭興富。”

不同於第三名,中榜眼的乃是一個年紀三十多歲,看起來比較沉穩的中年男子,從他的臉上的笑容可以看出,他應該比較滿意這個排名。

“嗯?”

賈環意識到不對勁,因為念了二百九十九個名字,都沒有自己的,這意味著他成了狀元了!

果不其然,只聽禮部官員大聲念道:“一甲頭名,神京賈環。”

提到自己名字,賈環立刻上前行禮,就見禮部官員帶著笑容看了他一眼,隨後又大聲說道:“聖上有旨,一甲前三,賜進士及第出身。”

唸完,禮部官員稍微退後,就見一個太監打扮的人走了上前,手中還拿著一道聖旨,朗聲道:“聖旨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場所有人開始齊齊跪下,山呼。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科取士三百......

著全部士子,入保和殿見駕。”

噼裡啪啦一大堆,實在是腦殼疼,還好賈環這幾年讀書是刻苦的,所以還是能夠聽懂。

保和殿,賈環等一行三百士子到達殿內,就見這裡已經站著許多官員,就連李唯庸這位大佬也在,想來是剛剛在這裡議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上方,孝康帝大手一揮,直接讓眾人起身。

隨後就見在他身邊的戴權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聖旨開始念道:“......頭名狀元賈環,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蘭興富、探花李健授翰林院編修[51 ]。”

之後又將三百士子所受官職,職位,一一詳細的唸了出來。

一眾進士,按殿試、朝考名次,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

等戴權唸完,都過去一個時辰了,饒是賈環身體強壯,都感覺腳有些發麻。

“謝聖上隆恩!”

然而,就在孝康帝準備說話時,只見一個御史臺的官員大步走出,朗聲道:“皇上,臣有本要奏。”

孝康帝滿含深意地看了他一眼,就見這名御史身體忍不住顫抖了一下,其他人也報以同情之色看著他,所有人都知道,這名御史的仕途,到此為止了。

“講!”

孝康帝面色不喜不怒,直接沉聲說了一句。

當即,就見這名御史硬著頭皮說道:“啟稟皇上,臣以為,狀元賈環,身負爵位,如今又蒙皇上點為頭名狀元,本該是幸事。

然賈環乃是三品爵威烈將軍,乃是武將爵位,位同三品大員,如今又賜予文職,受翰林院修撰,與本朝武將不擔文職,文官不掌兵權的規矩有所不符。

還請皇上明鑑,今後賈環入朝為官,到底是文職還是武職,若是文職,還請皇上除掉賈環身上的三品威烈將軍爵位。

若是武職,還請皇上收回成命,另點他人為狀元!”

大楚本朝,從開國初期,為了防止前明和宋兩朝弊端,所以預設文官不掌兵,武將不參政的規矩。

如今這個御史雖然打擾了孝康帝的興致,可終究說到了點子上。

龍椅上,孝康帝面沉如水,冷眼直勾勾地盯著這名御史,隨即沉聲道:“賈環雖然身負三品爵威烈將軍爵位,可從來都並未帶過兵。

如你所說,朕要將這大好的人才棄之不用,讓英才流失才行?”

一連兩問,御史頓時跪下說道:“皇上,大楚開國百年之久,如今能夠長治久安,文武不合流功不可沒,若今日賈環既身負武勳爵位,又從翰林院修撰做起,開此先河,以後必然朝堂大亂啊皇上。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宋與前明之鑑不遠啊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