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血肉苦短(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月核聚變廠投入使用,二月還沒有開始,有關引擎的相關的配套裝置已經開始生產。
按照目前的進度,一年之內應該就能將第一批引擎交付給的王晨。
同時開工的還有加裝在飛船內部的能源核心。
不過這玩意難度並不大,核聚變廠搞好後只需要做一些修改就能用在飛船內部。
有關飛船的設計王晨也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打磨。
那天給杜剛看的其實就是個大綱,內部的細節並沒有全部完工。
而且考慮到後續修理的便攜性,王晨對整個飛船採用了大量的模組化的設計。
大到外部的裝甲,小到內部的各種線路全部都可以快速的更換拆卸。
就是這樣設計後雖然方便了維護但卻對飛船的結構有了更深的要求。
畢竟道理大家都懂,你分割的越多出問題的機率就多大,算是有舍有得。
為了保障飛船內部的穩定不會因為模組化而減弱,王晨也是對所有規格的模板進行了大量的改動。
比如模組與模組之間卡扣,全部採用的是三到五層的複合式卡扣。
而且還全都是內鑲。
雖然這麼做成本會上浮很多,卻能夠保證飛船的各個模組介面不會成為其薄弱的點位。
相反更像是搭建房子那般,鋼筋所在的地方反而是最堅硬的地方。
又想要防禦力度又不打算採用整體化設計。
所帶來的後果自然就是預算的飆升。
王晨自己初步估計的兩百億現在看來怕是有點扶不住了。
不過也還好,參考航母的價格,這一艘能夠自由出入地球的飛船造價昂貴點倒也沒什麼。
重點還是地球的材料太過拉胯不得不透過套娃的方式來保證質量。
所以王晨也是打算生產五艘左右便暫停一段時間。
從火星上採集到礦石後,等材料學方面有了足夠的突破再研製下一代的飛船。
甚至在空間基地的設計上王晨也有了雙重設計。
最重要的外部裝甲同樣使用的模組化設計,能夠快速的進行更換。
等到新的材料到手後就能著手對空間站進行升級。
這也算是全模組化帶來的好處。
只要王晨想重新將空間站升級一遍也不是什麼問題。
麻煩就麻煩一點吧,無所謂了。
飛船方面的設計圖二狗子還在繼續完善,工廠方面大量的裝置已經開始入場。
尤其是自己所下的訂單正在源源不斷的從全國各地發來。
周邊三個專門用來儲存的倉庫已經快要被塞滿了。
王晨估計最多在二月初就能完成全部的設計圖。
到時候三個船廠同時開工,自己就可以正式對外公佈下一輪的計劃。
算了算時間,以目前三個工廠所配備的三千臺多功能機器人來說,做多大半年這飛船應該就能夠搭建完畢,
畢竟模組化雖然生產很繁瑣但組裝起來就和搭積木沒什麼區別,只需要按照圖紙安裝就行。
最麻煩的可能還是後續安裝能源核心。
不過那都是後話了,況且在機器人全天二十四小時無休的工作下,再麻煩的東西其實也就那樣。
飛船的事情並不需要王晨過多的操心。
在整體設計圖不做更改的情況下,交給二狗子進行完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