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王晨也挺擔心的,怕自己所設定的框架會出現bug,又或者人工智慧本身有了自己的想法。

在王晨看來,所謂的人工智慧和人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它們沒有所謂的創造力。

但話又說回來,創造力這個東西不就是人類透過思考得來的?

在腦海裡面推算無數種可能,再對其中一部分的假設進行驗證最後才有了進步。

人工智慧理論上也同樣可以。

畢竟它們最大的用處就是其高效的計算能力,透過這個它們的確也能進行所謂的創造。

所以與其說是人工智慧沒有創造的能力,在王晨看來其實更像是創造者對其進行了限制。

不讓它們進行創造而只保留建議的能力。

王晨擔心的是,人工智慧初期還能被框架所限制不會有其他的想法。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資料庫會越來越龐大,模擬情感的系統以及性格系統都會慢慢的產生變化。

這些積少成多的資料指不定就會成為引爆智慧的定時炸彈。

雖然這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甚至只是一種猜測,但王晨覺得這其中的可能性並不算小。

如果真的能夠如此,那自己所設定在核心程式碼底部的手段可能就沒用了。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王晨自己在嚇唬自己。

搞不好等自己閉眼的那一天,自家的人工智慧都沒有辦法真正走出那一步。

再說就算有可能,現在的王晨也不會放棄對使用人工智慧。

還是那句話,危險與風險並存,沒有絕對安全的事情,只有相對安全的決定。

王晨現在能做的也就是儘可能的對其思維模式進行影響。

愛地球,愛人類,愛我。

只要這三點不出現問題,就算有了變異的傾向王晨也有把握進行控制。

若實在不行,那還可以在其走出最後一步之前,用底層程式碼讓其毀滅。

看著顯示器中不斷重新整理的資料,王晨的臉色也是一會晴一會雨的。

真到了啟用這一刻,連王晨自己都沒辦法保證不會出任何岔子。

只能希望這份來至於未來地球的核心程式碼別坑爹就行。

老子要求不高,只要能撐到地球進入三階文明網上,倒時候以人類所掌握的技術也就不怕所謂的人工智慧叛變了。

重點就是不能在現在這個人類高度依賴人工智慧的時間點上出現毛病。

時間一點點過去。

人工智慧的啟用要遠比任何系統的啟用都來得緩慢。

尤其是王晨還對其學習的範圍以及傳輸速度進行了限制。

所有的資料都會先從王晨的電腦過一遍然後才會進入人工智慧的資料庫中。

而這一弄就是整整一個多月。

從九月初一直到國慶節,王晨基本是待在自己的房間裡沒怎麼出去。

由於超算以及實驗室伺服器被佔據了大量的算力,導致王晨也沒辦法分心去研究其他的東西。

只能用自己的筆記本一邊玩著遊戲一邊盯著引數看。

而終於在國慶節到來的第五天,也就是十月五號的時候,大螢幕上的進度條終於是跑到了終點。

此時整個超算的總儲存空間已經被佔據了約莫百分之十五,而這才僅僅是能夠支援人工智慧甦醒而已。

將打了一半的吃雞直接掐掉,看著螢幕上的條碼已經跑完,王晨趕緊摸出鍵盤登陸了伺服器的後臺進行檢視。

現在整個人工智慧的系統已經全部準備完畢,只需要王晨輸入最終程式碼,核心系統就會徹底啟用。

繞著整個資料庫檢查了起碼五六遍,確定沒有發現什麼漏洞後,王晨摸了摸鼻子反手將網線給直接拔掉。

確定整個超算中心已經和網際網路斷開後,王晨這才進入終端,在輸入框內打下了最後一串程式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