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華為這頭,還有蘋果諾基亞他們抓緊時間宣傳,只要我們的份額夠大那就完全不用擔心。

“情況如何了?”

“還是有點小問題,小組成員已經在協商討論了。”

“抓緊,上頭對我們的期望很高,我們絕不能辜負了。”

“哎,道理都懂,但還是太難了,我們第一次生產如此多核心的晶片,問題真的是一個接一個。”

“有問題那就克服,缺什麼直接報上來,大家一起想辦法。”

&n的光刻機就好了,現在的問題主要還是體積太大以及內部線路太過臃腫繁瑣。”

“沒有的東西就別廢話了,還7NM....但凡有個牙膏廠祖傳的12nm我都能笑醒了。”

“要我說還是那句話,單塊的精度不夠那就用整體的協調性來突破,我們的硬實力不足那就用軟的,集中人力物力對軟碟機進行最佳化。”

“放屁,沒有硬體的支援你軟體最佳化再好頂個毛用。”

“硬體是上線,軟碟機是下限,現在上線不足那就只能將下限拉高,這是揚長避短。”

“我也覺得可以,反正這塊晶片是專門供應給鹹魚科技的,那我們就集中最佳化演算法,單塊晶片不行那就讓兩塊晶片加起來能夠大於2!”

龍芯內部的某個會議室內,一群大佬們正在就晶片的問題不停地討論著。

入了四月,各方面的壓力也是緊隨而來。

雖然王晨沒有規定交貨時間,但不光是上頭連他們自己都希望能夠趕上產品的首發。

作為目前全球矚目的三大晶片供應商之一,歐美那些個堂口不知道多少媒體都在等著看他們的笑話。

要是全球首發沒有搭載國產晶片的機子,完全可以想象那些個媒體會怎麼說。

好在前段時間又多了個好訊息,華為方面為他們提供了不少的技術以及思路。

作為國內少有的設計過伺服器級CPU的廠家,華為的鯤鵬在全球也都有一定的名氣。

就拿鯤鵬920來說,主頻達2.6GHz,單晶片可最高支援64核。該晶片整合8通道DDR4,記憶體頻寬超出業界主流46%。

其重要效能提升來自最佳化的分支預測演算法、增加的OP運算和改進的記憶體子系統架構。

在SPECint基準測試中,鯤鵬920得分超過930分,比行業基準高出近25%,同時功耗降低30%。

這還只是華為在19年釋出的產品,到後來由於受到制裁華為雖然暫時沒有推出新一代的鯤鵬晶片,但相關的技術更迭一直在做。

&n工藝設計,國內沒有任何一家廠商能夠進行生產,不然直接拿來用都行。

不過雖然沒辦法生產,但華為所給出的各種技術以及思路卻是讓半導體聯盟的大家受益匪淺。

只能說不愧是全國最喜歡預研技術的廠商,這每年那麼多的研發費用真不是白花的。

尤其是裡面的演算法當真是救了一個大急。

(喜歡的同學點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