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東西有點意思啊,靈活度挺高的樣子。”

“那肯定,花了我不少功夫,怎麼樣?要來一批?我可以做主給你打個九五折。”

“等你弄出來再說吧,如果真的不錯,可以考慮買點。”

“行,那我做好後通知你,你們軍方或者地方特警都有可能用的上。”

“你這話說的.....”

“哈哈,實話實話而已,好了先不說這個了,今兒個你過來應該不是為了看一下我這個醫用義肢吧?”

這天,正在家裡繼續折騰醫用義肢的王晨接到了杜剛的電話,說是有事情想要和自己面談。

正好自己也有空,就約到了當天下午的四點。

這不杜剛一來正好就瞧見王晨正在除錯醫用義肢,就有些好奇詢問了一番。

聽完王晨說的又看了看最近的實驗資料,杜剛不得不承認王晨這義肢做的有些特點。

光是手指關節的靈活程度就已經達到了全球一流的水準。

不過更讓杜剛在意的是和醫用義肢相關聯的腦電互動軟體。

這種靈活程度的醫用義肢自家的科研機構也能折騰出來,但是想要完美的匹配人體可就沒這麼簡單了。

現在的醫用義肢不是說做不到很精細,而是因為沒辦法靈活的控制所以不敢做的太精緻。

但現在腦電互動裝置的接入倒是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也更讓杜剛心理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醫用義肢就能透過腦電互動裝置進行復雜的動作。

那如果這是一套又會如何?

一套?聽完杜剛說的王晨先是愣了愣然後反映了過來,杜剛的意思應該是指的外骨骼機甲之內的東西吧。

對於這個大膽的想法王晨很乾脆的給杜剛潑了一盆冷水。

不管是基於人體的外骨骼裝甲還是遠端控制的機器人都會面臨一個繞不開的問題,那就是能源。

光是這個醫用義肢所需要的電量都有些誇張,王晨目前所採用的高效能電池也只能提供四小時的電量,用完了就得換。

你們軍方要的不可能只是個擺設的,肯定是需要一定的作戰能力,總不能在屁股後面牽一根電纜吧。

不過杜剛能想到這個也不奇怪,畢竟這兩個技術本就是外骨骼機甲的前置技術。

而王晨手上的這個醫用義肢所採用的方案就是軍用外骨骼機甲的民用版本。

聽完王晨的解釋,杜剛這才有些遺憾的點了點頭。

也是,的確自己想太多了,忘了還有電池技術這個門檻擋著的。

不過現在不行不代表以後不行,電池技術總歸是會進步的,這完全可以當做技術儲備先放著。

“我今天來還是想談談腦電互動的事情。”坐在沙發上,杜剛想了想開口道。

王晨嗯了一聲,把手上的事情放了放說道“想談什麼?難倒軍方準備放寬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