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義肢的設計思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一點那兩家頂級學府的大佬都不敢給自己一個準確的答覆、
現在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
手機市場的事情暫且不說。
四月十二號,已經做好全部準備的王晨終於在工作室裡啟動了醫用義肢的研究。
看著旁邊放置的四五個大箱子,王晨也是有些激動的活動了下手腕。
今天一早順風快遞的小哥就把最後一個箱子給自己運了過來,就在剛剛王晨已經檢查過了,精度方面沒有問題。
開啟電腦,將一份繪製好的藍圖點開,再度檢查了一遍研究步驟後,王晨從旁邊的牆壁上將一個小巧的扳手握在了手裡。
按照自己的設計,整個研發過稱分為三個步驟。
首先是把機械義肢給造出來,王晨所採用的也不是傳統的義肢製作辦法而是用的現在較為少見的仿生義肢。
和傳統義肢不同的是,仿生假肢是結合仿生學和電子功能的人造假肢,也就是利用電子功能加強人造假肢的生物功能。
截肢者可以透過自己的意志及肌肉控制仿生假肢的運動。
這個設計不光需要義肢在機械上擁有堪比人體的靈活程度,也需要軟體方面能夠將其和人體融為一體。
後者靠著王晨現在手上的腦電互動系統已經能夠做到,現在王晨要解決的就是傳統義肢靈巧度不夠的難題。
除了這些,王晨還打算在義肢中加入微弱的電流訊號讓其和手臂切斷部位的神經進行連線。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使用者得到無比真實的反饋感。
雖然肯定沒辦法和真手比,但對比現在大部分人所使用的傳統義肢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
等到硬體折騰好後就是軟體的匹配,控制義肢所需要用到的腦電訊號遠沒有手機方面所需要的多。
但由於是支撐人體日常使用的物件,義肢所需要接受的腦電訊號不多但絕對要穩和準。
這關係到使用者能不能透過義肢進行日常的活動。
王晨是打算在硬體上配置一個訊號放大器。
不光是讀取腦電訊號還會讀取截肢終端部位的生物電流,以腦電訊號為主配合支幹部位訊號的修正應該能夠穩定訊號的識別。
做好了這兩步剩下的就是建立專門的生產中心進行定製化生產。
義肢和別的物件不同,想要完美髮揮這東西的作用,定製是唯一可行的辦法,畢竟截肢者各有不同,需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生產。
王晨琢磨著等自己研究完成後最終售價估計不會太便宜了。
什麼東西一旦沾上定製兩個字就沒幾個便宜的。
當然還是要想辦法節約一下成本,最起碼也要在大部分使用者能夠承擔的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