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剛過,九月的溫度依舊有點讓人難以接受。

不知不覺已經在深圳忙活了兩個多月的王晨此時鬍子都長了一大截出來。

每天公寓,超算中心,步行街,三點一線的生活雖然枯燥但還算充沛。

王晨在上個月還報了一個健身房,每天晚上完事後就過去運動運動。

畢竟生命是革命的本錢,越是年輕越是要注意保養。

而在軟體方面,整體的開發進度已經來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

軟體的開發已經進入最後的除錯收尾階段,估計最多一個月就能做完最後的部分。

剩下最多的就是硬體的設計。

關於外觀,王晨有過很多想法,不過最終還是確定將其設定為一副眼鏡以及一副掛在耳朵上如同耳麥一般的探測器。

其中眼鏡是主體,也是處理晶片以及系統主要存在的地方。

而掛在耳朵上的兩個小物件,一方面可以用作讀取腦電訊號的裝置,一方面也可以充當耳機。

三個物件三位一體,眼鏡整體看起來像是一個一體化的墨鏡,前面是一塊兩側彎曲前面平整的特殊顯示屏。

真個螢幕解析度在王晨的設想中能夠達到1080P並分為左右兩個區域。

附帶的藍芽裝置能夠將手機上的資訊投射到眼鏡中,然後透過腦電波的讀取就能進行相關的操作。

整套系統的運轉除了靠裝置本身的晶片之外,大部分都要依附於手機的CPU來完成,畢竟這裡面所涉及到的資訊互動不在少數。

眼鏡所能提供的空間還是太狹小了,好在作為配套裝置也不需要獨立運轉。

這個硬體最難的一點就是前面的顯示屏部分,但王晨所需要的解析度並不高,在花費了不少錢後也是讓深圳的一個本地廠家同意幫王晨生產一批。

至於其他的模具王晨也是已經找好了人,差不多在半個月能就能陸續到期。

不得不說這種定製的東西就是貴,回頭想要賣還是得走量產才行,而且成本必須要壓下來,不然量上不上去這成本也下不來。

不出意外這必然是一個能夠引領潮流的物件,據王晨所知道的,這項技術全球不說沒有但大部分都運用在軍用上。

比如目前黑絲帶飛行員所佩戴的可視頭盔,上面的鏡片就使用了類似於這樣的技術,不過那個成本相當之高,解析度也不是王晨這個1080P能夠比的。

以後可能王晨會往高階開發,但現在還是弄便宜一點方便開啟市場。

在王晨的心目中只要能把成本控制在一千到一千五以內就算成功了。

低配版還可以配合手機成套賣,價格方面也能再便宜一些。

畢竟總不能搞個小一萬吧,那就不是眼鏡是VR的價格了。

輕便,便宜,高效,可靠,這就是王晨的對這款裝置的定義,怎麼說自己也是種花家的廠商,薄利多銷的道理還是懂的。

到時候宣傳宣傳,搞不好就是下一個潮流的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