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想的是,能夠將自己公司旗下的品牌,打入華國的市場。

實際上,在國際市場上,華國已經將中華料理的品牌打了出來。

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特別高。

基本上在國外有名的中華料理餐廳,都是長平的品牌。

所以,他們也不打算跟長平在中華料理這一系上面競爭。

其實,也是競爭不過。

所以只能在這領域上避其鋒芒。

華國因為是美食大國,各個省市都有屬於自己的菜系。

光是自己的各個菜系,在華國的市場上的競爭都十分激烈。

再加上華國人大都不怎麼習慣西式料理的口味。

對於別國的料理,偶爾嚐嚐鮮還好。

但真要說喜歡,還是對本國的料理最愛。

所以,別國的料理品牌,很難在華國開起來。

知名度倒是有,許多都是國外一些十分有名的品牌。

並非快餐,而是知名的高檔餐廳。

但真正在那兒開起來,除了一開始客人們出於好奇的心理去嚐鮮,客人會很多。

但等新鮮勁兒過去之後,便門可羅雀了。

他們公司現在就是想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藉著廚藝大賽,宣傳他們公司旗下品牌所涉及到的各式料理。

一些在比賽上極其出色的菜色,會在得到授權後,在寫入旗下品牌餐廳的選單。

其實,這跟長平走的是一個模式。

只是長平在華國有基礎,受眾面又廣。

本國料理本就受歡迎,更何況長平還囊括了各大菜系的料理。

可是他們公司卻不行。

本身口味上就存在差異。

要吸引到客人,就更加困難一些。

因此,他們公司一直想借著國際廚藝大賽的名氣,趁勢將公司旗下品牌打入華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