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剛吃完飯,葉緋就接到了賽方的電話。

是讓她下場比賽需要用到的食材,賽方可以提前準備。

於是,葉緋便將食材清單列了出來,傳送到賽方的郵箱。

賽方這邊的採購部門,將所有參賽者列出的清單都整理好,便進行採購。

這邊,採購部的負責人也拿著整理好的清單,給了五名評委,以及大賽的負責人,盧成洪。

幾人正在會議室,根據參賽者的清單進行預判。

根據他們的食材清單,預判出參賽者可能會做的料理。

並且從他們所選擇的食材上,來提前預判出他們對這料理的發揮程度。

這樣的料理,大概能在40名選手中,佔到大概什麼樣的名次。

雖然說還沒有品嚐,提前這樣判斷,結果不會那麼準確。

一切,還是要以現場品嚐為主。

但是40名選手的料理實在是太多。

評委們又要注意觀察他們料理時的細節,很難一一都照顧到。

所以才要提前先做一個準備,先從這些食材的線索中,選出自己比較看好的一些,重點觀察。

就算到時候有漏網之魚,也能及時發現。

總比到時候現場手忙腳亂,出更大的錯要好。

畢竟,這不是海選以及50進40的比賽。

之前選手中奪,水平良莠不齊。

選手之間的水平差距很大,被淘汰的選手,那真的是水平相差巨大,再怎麼淘汰都不會出錯。

但隨著比賽進行,留下的選手越少。

選手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小。

往往會出現選手之間其實水平都差不多,不相伯仲的情況。

這就要看誰在賽場上發揮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