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電(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且這電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你的想象,電要比蒸汽機重要千百倍,如果說蒸汽機是一棵小樹苗,那電就是一棵參天大樹。
朕也不奢望電能夠在朕的手裡研究出來,只是希望把這個研究基礎打下來,為後世的研究奠定基礎。”
唐三任苦笑一聲道:“早知道就不來了,這下好了,又被您套牢了,本來該退休了,還得給您扛活。”
朱瞻基哈哈大笑道:“季重啊!朕也不能讓你白忙活,有個好事你願不願意參與?”
“您不會又給臣設圈套吧?”
“怎麼會呢?這回是真的好事,年前王瑾回來述職的時候,無意間發現東方大陸有一處盛產黃金的地方。
這件事朕當時讓他壓了下來,朕打算打造海船,招募船員,去東方大陸淘金,所得收入投入到電的研究當中,幹不幹給個痛快話!”
“黃金!真的是發現了黃金嗎?”
“千真萬確!”
“臣幹了,臣把棺材本都拿出來差不多能造兩艘一千料海船。”
“既然你都出兩艘船了,那朕就出三艘吧!不過這船好造,天津造船廠就能製造,不過這船員可就不好招募了,肯定不能從現役的海軍中招募,那樣海軍會罵孃的。
退役的海軍官兵都沒有技術的低階崗位,想要招募到又懂航海技術,能夠指揮編隊航行,還不是現役的軍官這可不容易找到。
要知道這樣有技術的海軍,那都是海軍的寶貝,至少都是艦長級別的存在,也不知道能不能招募的到。”
唐三任撇撇嘴,不屑地說道:“陛下!您想多佔股份就直說,至於這樣嗎?”
被唐三任看穿了想法,朱瞻基哈哈大笑道:“季重!能不能給朕留點面子,這股份朕八成如何?”
“兩成就兩成吧,反正臣也算計不過陛下!”
“朕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嗎?”
“您說呢?”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唐三任本就沒想得到什麼好處,光是烤鴨店的股份,就足以讓他過上千萬人都羨慕的生活,怎麼可能還在乎這點利潤,這不過君臣之間的一點無傷大雅的小玩笑。
三天後,邸報上刊登出了一則爆炸性的訊息,太上皇在整個大明招募船工水手,欲駕船前往東方大陸尋找黃金,有應募者可到各地官府報名,名額有限,一共只招募一千人。
這個訊息不但讓大明百姓大吃一驚,就連皇宮中的新皇帝也是嚇得魂不附體,開什麼玩笑,自己剛一登基,就把父親逼得遠走海外,這不孝的罵名他可就真的背上了。
皇帝朱祁鈺也顧不上什麼朝政了,連忙帶上皇后汪氏,急匆匆地趕到了南海子,一見到朱瞻基便長跪不起。
朱瞻基有些不高興地說道:“趕緊起來,你現在已經是一國之君,這樣跪在朕的面前成何體統,朕難道干涉你施政了嗎?”
朱祁鈺見父親生氣,不敢再跪著,趕緊起來道:“父皇!兒臣不孝,竟然要讓父皇自己去海外淘金掙錢,孩兒請父皇收回成命,回頭孩兒就將內帑全搬到父皇這裡,父皇可以隨意取用。”
王皇后也是哭道:“父皇,千錯萬錯都是媳婦的錯,媳婦這就搬到南海子孝敬父皇母后。”
朱瞻基這下算是聽明白了,敢情這是擔心自己去海外會擔上一個不孝的罵名,這更讓他生氣,合著當皇帝的時候,這不能幹,那不能幹,處處都要以身作則,怎麼退位了還沒有自由。
“朕與太后和太妃不用你們伺候,你們現在的責任是將大明天下治理好,朕是個退位做個閒人,就是想做點兒以前不能做的事,連這個你們也攔著,朕退位還有何意義?”
“可是這海上風高浪急,若是出個什麼差池,兒臣萬死難辭其咎,父皇若是在京城待著煩悶,大可以在我大明巡遊,大明有數不盡的大好河山,足夠父皇遊玩的。”
朱瞻基冷笑道:“朕每日巡遊,地方官員要不要接待朕,要不要給朕準備行宮,準備膳食,這些花費誰來出錢,最後還不是要挪用賦稅填補窟窿,到時候朝廷預算不足,你打算怎麼辦?加稅嗎?”
朱祁鈺被問的啞口無言,他不是不清楚帝王出巡會給天下帶來怎樣的負擔,只是不想父皇冒險出海承擔巨大的風險。
“兒臣語出無狀,還請父皇責罰!”朱祁鈺請罪。
“朕責罰你什麼?這天下已經交到了你的手裡,朕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從你頒佈景泰這個年號開始,這個天下的好壞已經與朕無關了,那是你的責任,你若不想落下個千古罵名,就要勵精圖治。
別以為現在大明就是海晏河清了,高原上的那夥蠻子一直都在蠢蠢欲動,他們欺我大明受不了高原的氣候,不能拿他們怎麼樣,對朝廷的態度一直都是陽奉陰違。
高原上乃是形勝之地,對大明居高臨下,佔據著地利,這塊土地一旦被別的勢力佔據,我大明的頭上就會一直懸著一把明晃晃的利劍,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敵人能夠把劍砍下來,為了防禦高原,我們就得在雲南、四川、陝西、新疆等地佈置大量的人馬,這將給我們的國防增加多少壓力。
朕在位的時候一直忙於佈局天下,將這塊土地忽略了,既然你已經登上了皇位,拿下高原徹底把高原變成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你作為大明皇帝的義務,也是你不可推卸的責任。”
“父皇放心,兒臣會專門成立一個專門針對高原的部隊,在西寧衛進行訓練,慢慢適應高原環境,大明軍隊打上高原並不難,難的是無法在高原上停留,高原的環境讓大明士兵未戰先損失過半。
這是華夏曆代都不能實際控制高原的原因之一,想要適應高原環境,需要一個漫長的適應時間,等到軍隊完全適應了高原環境,高原對於大明來說就是囊中之物,想什麼時候拿到手就什麼時候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