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一列火車半天就能運到,而且這個火車上只需要一個駕馭車頭的駕駛員,兩個燒鍋爐的鍋爐工,就能讓這一列火車開到宣府。

當然這火車前期的投入很大,比如說這鐵路的修建就是一個耗資巨大的工程,這樣耗資巨大的工程只能由朝廷主導,因此朕決定專門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叫做鐵路部,專門負責修建與運營鐵路運輸。

如今這火車才剛剛製造成功,目前還處在試驗階段,在沒有掛載車廂的時候,一個車頭的經過測試,一個時辰能夠跑八十里,掛上車廂之後,就算按照六十里來算,從京城到宣府三百里不到,五個時辰足矣!”

眾臣一聽又要設立一個新的部門,看來年底的預算會議上又要多一個部門爭奪預算了,不過這鐵路長遠來看一定是掙錢的營生,劃歸朝廷總比放在皇帝的手中要好的多。

望著噴著白煙漸漸遠去的火車,一眾君臣走下城樓返回宮中,火車的具體試驗資料要等到多試驗幾次才能出來。

試驗的目的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在測試中發現火車機頭出現的問題,有些問題在製造的地方一輩子都發現不了,只有上了路經過使用才能發現。

君臣一行人回到宮中,其他文臣武將各自散去,內閣的五位閣臣被皇帝叫去乾清宮議事,一進乾清宮皇帝的表情便凝重了起來。

“諸位想必都已經知道了,西北如今越來越亂,瓦剌已經多次向朝廷求救,今天我們就商量出個章程吧!”

“陛下是想出兵嗎?”唐三任問道

“這兵肯定是要出的,範安把西北的地圖掛起來!”

“是!”

很快一張囊括西北的諸多勢力的大地圖掛在了山牆之上,朱瞻基拿起木杆指著地圖沉聲說道:“諸位請看,這是錦衣衛這些年勘測出的西北地圖,這裡是我大明的哈密衛,如今有兩萬人馬在那裡駐守,這些年也在不斷的向那裡遷徙人口。

哈密衛北面就是瓦剌的核心地帶,這裡種族複雜,周邊的勢力繁雜,最主要的幾股勢力都是當年成吉思汗西征留下的幾個汗國,說白了與瓦剌一樣都是成吉思汗部落的子孫。

不過這些年,他們已經與當地的種族融合,與瓦剌、韃靼這樣的純蒙古人已經有很大的區別,甚至有些勢力都已經不再使用蒙語為官方語言。

這些勢力看到瓦剌這些年越來越富裕,就動了歪心思,想要將瓦剌吞併,把瓦剌手中的財富奪走,甚至還想著打進中原,將我們也搶上一把。

各位唇亡齒寒啊!大明做為周邊屬國的君父,屬國有難,君父必須要伸出援手,不然誰會願意奉我大明為主。”

“陛下!我大明的戰力臣不擔心臣擔心的是這後勤問題,這樣遠距離的投送兵力,一旦彈盡糧絕,後果不堪設想啊!”周忱提出了反對意見。

“你們的意見呢?”

“臣主戰!這場仗早打比晚打好,第一,我們必須要讓瓦剌明白,瓦剌投靠大明是最正確的選擇,在瓦剌有難的時候,朝廷是不會不管不顧的,越早出兵就越能爭取瓦剌的人心。

第二,儘早出兵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保全更多的瓦剌力量,如今瓦剌與韃靼都是我大明的北方屏障,儲存他們一分力量就能減輕朝廷一分壓力,畢竟朝廷現在不可能在西北投入太多的力量。”輔臣王驥亮明瞭自己的觀點。

“臣反對王大人的說法,西北於大明就是雞肋,就算是我大明能夠佔領控制,每年也只能往裡貼錢,有這麼多的資金不如投入到海外,海外到處都是肥沃的土地,只要把百姓移民過去,用不了幾年就能成為膏腴之地。

臣在南平州經營多年,從南洋一路走到西洋,深知海外的廣大,控制膏腴之地總比控制這些不毛之地要好得多。”弋謙持反對意見。

五位閣臣已經有三位表態,兩位主和、一位主戰,只剩下首輔唐三任與資歷最淺的于謙沒有表態。

“廷益!你怎麼看?”

“回陛下!臣這些天一直都在閱讀歷朝歷代的北方邊患,從秦漢開始,華夏經歷了幾次大的北方邊患。秦漢時是匈奴,漢武帝追亡逐北,將匈奴徹底打殘,剩餘的匈奴殘部在漢朝歷代帝王的打擊下,不是消亡就是內附,然而北方威脅消除了嗎?

漢末三國中原混戰給了北方各族發展壯大的機會,司馬晉更是懦弱無恥,導致五胡亂華,我漢人衣冠南渡,儲存了漢家血脈。

這些夷狄進了中原從一開始的燒殺搶掠把漢人當做兩腳羊,到後來的先輩拓拔主動漢化融入華夏,經歷了幾百年的混亂。

這些蠻夷進了中原,草原上就空了嗎?答案是沒有,又一股勢力在隋唐鼎革之際興起,唐太宗渭水之恥,才有了後來的大唐鐵軍橫掃大漠。

再後來契丹、女真蒙古輪番在草原上興起,可見這草原上的蠻夷是打不完的。”

“於廷益!你說的這些是什麼意思?”王驥皺眉道。

“尚德兄彆著急,下官的話還沒有說完,這草原上只要我大明不能有效控制,就無法阻擋一個又一個的勢力興起,草原上的勢力在中原強盛之時就在草原上蟄伏,一旦中原出現漏洞這些蠻夷就會像餓狼一般撲上來撕咬。

既然我大明無法控制草原,就必須採用控制草原部落的羈縻之策控制草原,那就是要讓草原上的各個部落實力上達成平衡,任何一方實力太強都會導致力量失衡,失去控制。

所以臣認為,朝廷應該出兵,但是不能將欽察汗國與亦力把裡聯軍打得太狠,既要給予她們足夠的教訓,又不能讓他們太傷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