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幕府議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足利義教不同於前幾代將軍,不願意與明朝接觸,他是非常願意與明朝接觸,藉此發展貿易。儘管明朝這幾年由於倭寇騷擾明朝沿海,對於倭國的使者都非常的冷淡,不過該做的生意還是要做的。
這就是大明版的政冷經熱,每年大明的絲綢、茶葉、瓷器都會大量的流入倭國,從倭國換取大量的白銀、銅錠以及扇子、漆器、倭刀等特產。
“將軍!這麼大的事卑下哪裡敢胡言亂語,這是一個確實的訊息,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有訊息傳來。”
“你們兩家都與明人交過手,以你們對明人觀察,他們的武勇如何?”足利義教看向山名持豐與京極持清二人。
“卑下的出雲國包括京極高數在內所有的勇士全部玉碎,從這一點上看明人的實力非常強大,我皇國必須謹慎用兵,方可保證不遭敗績。”
京極持清的話讓山名持豐老臉一紅,這忠誠這一方面,京極氏比起他山名氏要強上許多,他家的兩個領地守護一個被俘投降,一個棄城逃走。
不過山名持豐肯定不會說自家人是懦夫,要給自家人找一個合適的理由才能逃脫臨陣脫逃的罪名。
“將軍!雖然說京極高數守護月山富田城,與城共存亡值得敬佩,不過京極高數光想著自己做英雄,卻陷皇國於險境。
月山富田城一戰我們不知道明人登岸多少人,死傷多少人才拿下城池,明人的武器裝備如何,這些問題我們都一無所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連敵人如何都不知道,怎麼能做到知己知彼呢!”
“你的意思是我家為國捐軀白死了,山名持豐你侮辱了武家尊嚴,老夫要與你決戰。”京極持清瞪起了眼睛要與山名持豐決鬥。
在幕府將軍的御所肯定不會讓二人打起來,足利義教擺手說道:“剛才本將軍已經說過議事暢所欲言,不因言獲罪,都是具體事件具體分析,京極大夫稍安勿躁。”
“多謝將軍體諒,卑下的意思是說在發現明人強大之後,不能想著一死了之,有時候活著更需要勇氣。
若不是因幡守護冒死逃出鳥取送回明人的情報,卑下也對明人武裝力量一無所知。”
要說幕府眾人對明軍的戰鬥力不好奇那是假的,他們可沒有機會見過明軍作戰的樣子,現在有人知道明軍的戰鬥力,便紛紛開口詢問明軍的戰鬥力。
對於火器倭人並不陌生,透過倭寇的手,前些年有不少的大明火器流入倭國。不過那些火器都是大明衛所軍所使用的火門槍、碗口銃、虎尊炮之類的火器,裝填繁瑣威力也就聊勝於無。
等到大明開始編練新軍,倭寇在沿海的好日子就到頭了,最近十年別說上岸打劫了,不被大明海軍圍剿他們都算是燒了高香,更別提獲得大明的新式火器了。
“將軍!諸位大人,明人的實力體現在他們的器械精良,我皇國士兵是在與血肉之軀與明人的鐵炮與大銃作戰。
明人每個士兵手中都有一杆鐵炮,這種鐵炮居然能夠抵在肩上瞄準射擊,這與我皇國的那些鐵炮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更為可怕的是他們的鐵炮居然不用點火就能將火藥引燃,這是最讓人費解之事,在這一點上,卑下覺得我皇國已經大大的落後於明國。
不管這場戰爭的結果如何,我皇國都應該向明國大量派遣遣明使學習明國的學問,崖山之後,我們以為我們在文化上已經不輸於中原,甚至有可能還超過了中原,現在看來是我們自大了。”
“說的好!這也是本將軍一直堅持與明國接觸,採用勘合交易的原因,不管這一場仗我們勝負如何,都改變不了我們已經落後的事實。
明人的強大已經不僅僅限於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上,在實學上也已經將我皇國遠遠的甩在了後面。向強者學習是我大和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這一優點。
不過這學習明國之事是後話,擺在眼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應對明國的入侵,我們不能完全寄希望於神風,天照大神就算是保佑我等,看到我等如此不肖,想必也不願意管。”
“卑下認為打不如談,明知道打不過還上去送死,那不是勇武,而是愚蠢。勾踐能夠臥薪嚐膽、韓信能忍胯下之辱、李世民能夠忍下渭水之恥,這些典故都告訴我們,一時之勝負不算什麼,重要的是我皇國要有知恥而後勇的決心。”山名持豐成了主和派。
“明國要價一萬萬兩明國銀幣,我皇國砸鍋賣鐵也賠不起,如何能談,這樣的條件擺明了就是想要我皇國的命。”赤松滿佑冷哼一聲說道。
這人與一色義貫一樣,從進來到現在一句話沒有說,沒想到聽到山名持豐主張談判,馬上出言反對。
“赤松君難道沒聽說過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嗎?明國獅子大開口,我們也可以據理力爭為皇國爭取利益,我們連與明國接觸的勇氣都沒有嗎?”
“不管是最後賠多少錢都是恥辱,若是我們答應了,那麼將來明國一不順心就以戰爭威脅皇國,我皇國難道要成為明國的錢袋子嗎?”
“既然赤松君主戰,那持豐舉薦赤松君掛帥出征,你赤松家的播磨國與因幡相鄰,完全可以從播磨出兵因幡。
只要你能將明軍趕下海,因幡國我山名氏就讓渡給你赤松氏,如何?”
“皇國那麼多的忠臣良將,滿佑不過螢火之光,不敢與諸位一爭長短,各位哪位帶兵討伐明國,滿佑做個副職就足矣!”
“本將倒是覺得赤松大人非常合適,播磨國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兵強馬壯,實力強勁。如今皇國正是用人之時,難道赤松大人不想為皇國效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