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樹神(第2/2頁)
章節報錯
樹冠上吊著一些像是大明朝瓊州府的椰子一樣的果實,望著這麼奇怪高大的大樹,移民們不敢砍伐,就把于謙給請了過來。
“大老爺,這樹會不會成精了?咱要是給砍了會不會遭報應?”
大明百姓普遍迷信,在大明又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巨大的樹,馬上就聯想到了鬼狐精怪。于謙是讀書人,講究‘子不語怪力亂神’,自然是不相信這樹還能成精。無非是這地方一直沒有人煙,長得時間比較長而已。
不過老百姓的恐懼心情也不能不照顧,若是強硬讓百姓砍伐恐怕會引起老百姓的反感。
“鄉親們,這大樹到底成沒成精,我們砍倒一棵不就知道了。這樣一棵大樹不砍伐,這大樹周邊的土地可就不能開墾了。”
“那就試試!”
“好!我們就砍一棵試試!”
百姓們挑了一棵稍微小一點兒的大樹開始砍伐,大樹的樹皮非常堅硬,一斧頭下去只能砍下一點點兒的樹皮。
百姓們輪番上陣砍伐,不到一個時辰的工夫就破開了大樹堅硬的外皮,人們發現大樹裡面的樹幹反倒非常柔軟疏鬆。
一斧頭下去就能砍掉很大一塊,就這麼砍伐,一天的時間就能把一棵大樹砍倒。
快砍伐到大樹中心的位置,突然變故發生了,大樹中嘩嘩的流出水來。
老百姓看到這一奇怪的現象,紛紛匍匐在地,不停的叩首:“樹神老爺饒命!原諒我等無知衝撞了樹神老爺的修行!”
于謙也嚇了一跳,他當然不會相信什麼精怪,這大樹中突然流水,肯定和這種樹習性有直接的關係,不過他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砍伐大樹已經無法進行下去,百姓們已經對這種大樹產生了恐懼,根本不敢再去砍伐,以後遇到這種大樹只能避開。
這樣的大樹若是不能為人所用,那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于謙走到大樹跟前,用手捧起一點大樹中流出的水嚐了嚐,感覺就是清水的味道,沒有什麼其他的怪味道。
于謙抬頭看著這足有七八丈高的大樹,想著怎麼才能讓這大樹能夠發揮作用。這時一陣風吹來,大樹上的一些果實可能是已經成熟的原因,居然被風吹落了幾個。
一個移民將一顆果實撿了起來,用手拍了拍外殼,發現果實的外殼非常的堅硬。由於有了剛才大樹流水的事件,老百姓對於大樹的果實也是有些敬畏。
移民發現自己用手打不開這個果實,便將果實交到于謙這裡,于謙聰慧異常,拿起果實放在耳邊拍了拍,發現有中空的聲音,就知道這是一種堅果類果實,跟大明的椰子差不多。
命人拿來斧頭將果實劈開,裡面像是瓜瓤一般有著眾多的小果實。于謙挑了一個放進嘴裡,微酸的味道充斥了整個味蕾,比自己想象中的味道要好的多。
見於謙吐出果核之後,移民們好奇地問道:“大老爺!什麼味道?”
“有點兒酸,少吃點兒應該開胃,不過吃多了容易倒牙!”
有膽大的移民見大老爺都敢吃,他們還怕什麼,也紛紛上前捏起一個小果實放進嘴裡。這麼長時間天天吃魚肉這種單一的食物,老百姓早就渴望能夠多一些食物的來源。
發現大樹的果實能吃之後,移民們歡呼起來,這種微酸的果實無疑是他們除了魚肉之外的食物調劑。雜食性的人類,早已進化成了需要不同營養的食物進給才能保持營養均衡,甚至是享受食物味道的快感。
至於說如此高大的大樹,移民如何採集果實。只要是能吃的東西,對於吃貨國的國民來說,採集就不是問題。
幾天後一架七八丈高的雲梯就製作出來,眾人合力將雲梯推到大樹下,雲梯上的平臺上站著幾個青壯開始收割大樹上的果實。
有了大樹的果實,吃貨國的百姓發揮出了吃貨潛力,研究出了各種的吃法,甚至有人覺得果實能吃,那麼樹葉是不是也能吃呢?
於是又有人嘗試著將樹葉當成青菜炒熟,結果發現非常的可口。這一發現讓大明的移民百姓從此在餐桌上又多了一種蔬菜,這讓移民百姓對大樹從敬畏又多了一層感激。
于謙見此,動員百姓為大樹建了一座樹神廟,感謝樹神為百姓提供了可口的食物。移民百姓欣然同意了于謙的建議,新明島條件艱苦,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座磚窯,想要建造一座中式的廟宇很不容易。
不過新明島上最不缺的就是木材,現在大家住的房子全部都是木製,一座全木建造的中式廟宇在移民們日夜趕工下,不到十天時間就展露在了百姓們的面前。
從此百姓們除了拜大明的各路神祗,還多了一個本土的樹神可以祭拜,對於實用主義的大明百姓來說,誰能帶給他們好處他們就拜誰,于謙很明白大明百姓的心理,有了這個樹神廟的慰藉,移民們在新明島獲得了心靈慰藉,才能在新明島找到歸屬感。
有了大樹果實,于謙就這麼莫名其妙解決了移民的糧食問題,直到半年之後,新一季的糧食開始收穫,新明島的糧食危機徹底解除。
就在新明島上于謙努力為移民解決糧食問題的時候,洪保的艦隊已經進入西風帶,在狂風巨浪中航行到了南平州。
在與狂風巨浪搏鬥中,嚇掉半條命的洪保,在南平州海灣裡遇到了巡邏的南平州海軍基地巡邏船。
心有餘悸的洪保艦隊在巡邏船引導下,開進了南平州港口。這個時候洪保深刻的體會到了南平州的重要性,有了這個基地,在巨浪中搏鬥的海船就能有一個修整的地方,可以在這個基地裡修補損壞的船帆,以及破損的船隻,保證船隻在接下來的航行中保持良好的狀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