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驥在舊港布政使司任上的第一把火算是燒了起來,為了更好的將舊港治理好,在上任一個月之後,王驥給皇帝上了一封奏疏,總結起來就兩個字——要人!

是的!舊港現在已經越來越大,再這麼粗放式的管理肯定會出亂子,首先就要對一些大的集鎮進行細分。

百萬人口至少要分出十個縣的規模才能夠細分化治理,王驥不要新科進士,也不要等待戶部銓選的舉人,而是點名要皇帝為新政培養土改人才。

他可是見識過這些新政學堂出來的官吏行事的幹練,舊港的治理肯定不能如沒地州縣那般治理,那樣就沒有必要由皇帝親自挑選主官派到海外了。

皇帝陛下在山東讓他們觀摩山東新政推行,就是讓他們明白這才是大明今後該走的路。

如今的舊港平原等開闊的地區由大明的移民佔據,一些不願意融入大明的土人在與移民爭鬥失敗後,一頭扎進了熱帶雨林裡。

雙方現在已經走了默契,移民佔據容易耕作的地區,土人佔據容易採摘狩獵的地區,在沒有外來勢力的煽動下,雙方基本上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不過該有的防禦還是必須防禦好,因為誰也不知道土人什麼時候會從叢林裡鑽出來襲擊他們。

至於說讓移民進叢林裡清剿這些土人,代價更加的大,別的不說就是叢林中惡劣的環境就能讓軍隊死傷慘重。

想要徹底解決土人問題,那就要對叢林進行開發,將森林透過道路、農田等設施分割開來,讓每一片森林都沒有足夠的物資養活一個部落。

就在王驥躊躇滿志準備在舊港大幹一場的時候,洪保已經帶著艦隊開始出發,穿過滿剌加海峽,經過兩個多月的航行艦隊抵達了大島海軍基地。

又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大島基地已經初具規模,讓洪保等人想不到的是,在基地裡他們居然見到了奧斯曼帝國的阿拉伯人。

這些不速之客居然也找到了這個大島,他們發現了大島上有中國人之後,便來到這裡與駐守的海軍官兵交易,希望能夠在海軍基地這裡得到補給。

駐守大島的官兵只有一千多人,也不願樹起強敵,他們知道這些白頭巾都很有錢,大明的貨物大半都是被他們買走。

對於阿拉伯人的交易請求,海軍官兵有選擇的同意了他們的交易請求。阿拉伯人用他們帶來的棉布換取了島上官兵們種植的糧食,以及新鮮的蔬菜。

正在海軍官兵與阿拉伯人開始交易的時候,大明艦隊來到了大島。大島上的官兵現在已經顧不上那幾百個想要交易的阿拉伯人,都瘋狂的衝向海邊,大聲的吶喊:“啊!啊!啊!”

似乎不如此就無法抒發自己內心的喜悅之情,船隊開始一艘艘的靠上棧橋,首先下船的就是這次給大島送來的移民。

其中就包括希望家人也能來這裡的海軍官兵家屬,這些家屬是第一波下船,一下船就開始在碼頭搜尋他們的兒子、丈夫或者父親的身影。

很快他們就發現了自家那個已經被海風吹的臉色黑紅的親人,碼頭上上演了涕淚橫流的認親場面,很快士兵們都已經接到了自己的家人,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場面,讓沒有把家人接來計程車兵羨慕萬分。

不過他們在這一次的艦隊返航時,就會跟隨艦隊返回大明休整,替換他們駐守計程車兵已經開始下船。

這時候棧橋邊停靠的阿拉伯槳帆船引起了洪保的注意,這艘槳帆船按照大明的計算方法,應該屬於千料大船。

對於他們的槳帆並用的設計,洪保非常的看不上,這種船放在航道狹窄的內河上,或者近海防禦可能會有一些優勢,若是放在大海上遠洋航行,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港口的木製棧橋本來就很短,有這樣一艘船停靠在棧橋邊非常影響大明海軍停靠卸貨的速度,洪保命人聯絡船隻的主人,暫時將船隻移走,等到大明海軍完成卸貨與補給之後,再進行停靠。

阿拉伯商人覺得中國人輕慢了他們,很不高興。槳帆船船長尤克里·默罕默德來到洪保的面前伸出右手,洪保很自然的也將右手伸出來與對方相握。

尤克里沒想到在這裡竟然有一位中國將軍能夠懂得他們的禮節,不由驚喜的說道:“尊貴中國將軍,願真主保佑你!色倆目!”

“安色倆目!”

本來有些怒氣的尤克里看到了一個信奉他們的真主的將軍,而且還能聽懂他們的語言,頓時將不快拋諸腦後說道:“尊敬的將軍,不知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開始交易?”

“咱家的船隊很快就能完成補給,交易的問題你與駐地的長官洽談,咱家不參與!”洪保回頭對身後的于謙說道:“於大人,你的買賣來了!”

于謙聽不懂二人的對話,便問道:“什麼買賣來了?”

“這裡就是你上任的地方,這次咱家給你運來五千移民,算上留守的官兵以及他們的家屬,七八千人就是你今後的班底。

想要發展好此地的經濟,這些白衣大食人能夠為你提供不少的財富,只要你注意不要觸碰到他們的信仰底限,他們還是很好相處的!”

“原來如此,這些人在新明島(皇帝為大島取得名字)停靠是想幹什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