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2/2頁)
章節報錯
“南洋有我大明太多的藩屬國,不管他們是否是真心臣服於我們,在沒有取得他們叛亂的證據之前,就將其亡國,會讓大明在這些小國中產生恐懼。
覺得大明下南洋西洋就是為了吞併他們,這樣會讓這些小國對我大明產生極度的不信任感,我們在南洋打得每一仗都要師出有名,讓其他小國無話可說。
就是藩王分封也是挑選沒有土人勢力的地方,土人懶惰能夠佔據的地方並不多,有大片的無人土地供我大明分封。
至於這些分封的藩國是否會與相鄰的土人發生衝突,那就不是我大明能控制的。朕與大明對各個藩屬一視同仁,各個藩屬的爭鬥朝廷只會採取調和,而不會直接出兵干預,除非藩屬國上疏選擇內附,如當初安南一般!”
三人從皇帝的話裡聽出濃濃的陰謀,心裡替南洋土人悲哀,這些土人恐怕到死都不會明白,當大明進入南洋,他們就只有被同化一條路可走。
王驥心中一驚,皇帝很明顯對自己提出的方略並不滿意,皇帝對土人的策略是各個擊破,不讓土人因為大明的壓力徹底的聯合起來與大明對抗,增加大明經略南洋的難度。
“臣明白了,臣去了舊港不會主動挑起事端,不過若是土人敢於挑釁,臣會讓他知道什麼是大明之怒!”
“朕離的這麼遠,具體的執行當然要你自己靈活掌握,朕要的是南洋的安穩,不能發生大的動亂。”
“是!”
朱瞻基又對於謙和弋謙二人囑咐道:“你們到了各自的屬地,首先要做的就是發展民生,朝廷每年都會給你們送去移民,你們一定要妥善安置好移民,要為後來的移民安排好食宿,不能讓移民到了地方還要餓肚子。”
“請陛下放心,臣等一定會安置好移民!”
“這些日子,你們也不用回京了,就跟著土改工作組,看一看土改工作組是如何進行土地清丈與分配的,到了你們的轄地,一切行政都要執行新政的標準。
所有人都沒有免稅的特權,朝廷可以給有功之臣相應的薪俸福利待遇,但是絕對不會給任何人特權,納稅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
三人行禮應是,眼下皇帝推行新政的決心巨大,手握財權與軍權的皇帝,已經無人可擋。三人都是有抱負之人,也確實明白大明是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候了。
現在不改,以後想改可就改不動了,難得當今皇帝有雄心遠略,有皇帝絕對的支援,從上而下推動改革,一般情況都是能夠成功的。
一個月後,船隊返回上海港,鄭和如今已經不能下床,皇帝下旨鄭和留在上海養病。船隊繼續北上天津,將物資卸下之後,裝載移民與貨物再次出發。
南下到定海接上留守海軍總部的洪保,以後這一支艦隊就由洪保率領。洪保也由管理後勤升為海軍副提督,海軍提督暫時由王景弘署理。
至於什麼時候去掉署理,那就要看鄭和的身體情況,這種心照不宣之事,大家都很清楚。
王驥、弋謙與于謙三人就是搭乘海軍這一次的艦隊出海前往海外就職,三人中只有于謙是江南人見過海船,其他二人都是北方人,根本就沒有見過這麼大的海船。
王驥看著如山嶽般停靠在天津大沽港的海船,感慨的對身旁的兩人說道:“這麼大的船要花多少錢才能建造的起來啊?”
于謙與弋謙二人也是深深的震撼,這就是大明國力的象徵。這些海船最小的都是五千料大船,最大的甚至能夠達到上萬料。
料是明代海船的用料單位,換算成載重單位差不多有四百斤左右,五千料按照現代排水量計算差不多就有一千多噸。
這個排水量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所乘坐的帆船至少要大上十倍,更何況木頭的密度要比鋼鐵輕很多,同樣的排水量,一千噸的鋼鐵戰艦與一千噸的木製戰艦,木製戰艦要比鋼鐵戰艦大好多。
這種如山嶽一般的海船在近距離上給人的壓迫感非常大,人類在海船面前顯得非常的渺小。
三人登上海船,站在甲板上,看著海船在大海上馭風而行,不禁感慨萬千,文人的思想本就豐富,一時間幾人自身少不了詩詞唱和。
船隊到了定海接上了這支艦隊新上任的指揮官,洪保是與鄭和在同一時期被閹割送入宮中,二人的年齡也相仿。
不過洪保的身體明顯要比鄭和的身體好很多,快六十歲的年齡,依然身手矯健,聲音洪亮。艦隊官兵本來因為鄭和病倒而低迷計程車氣,因為洪保在船上一番巡視,士氣頓時高漲起來。
這讓王驥三人嘖嘖稱奇,不愧是跟隨太宗靖難出身的功臣,就這份兒調動士氣的本事就讓三人羨慕。
尤其是王驥酷愛兵事,常年習武不綴,對於能夠領兵打仗的人他都是心存敬意,三人都是三四品的高官,可是見到洪保時卻沒人敢端文官的架子。
“我等拜見洪公公!”
“幾位不必客氣,陛下已經給咱家下旨,讓咱家在路上關照幾位,這一路上沒有暈船吧?”
弋謙老臉一紅道:“他們二位為何不暈,只在下一人暈的難受?”
洪保哈哈大笑道:“先說王大人,常年習武體質肯定要比你這個文官要好的多,適應能力自是比你要好一些,於大人江南出身,從小就沒少坐船,估計早就習慣了船上的生活,他不暈船很正常。
這就是為何海軍中內地兵很少,大多數都是沿海或者靠河的百姓子弟,他們從小生長在水邊,甚至都是以水為生,是海軍招兵最喜歡的兵源。”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