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天道無常的時代裡,奉行的是敬天法祖,皇帝的人定勝天可以說是大逆不道。

楊士奇不敢接話,群臣更不敢在天的問題上發表意見,皇帝可是天子。什麼叫天子,天的兒子。

你罵老天,那就是罵皇帝他爹,而且還是當著皇帝的面兒,沒有幾個人有這個膽子。

看著沉默的眾人,朱瞻基知道自己這些話有些雷人,群臣們還消化不了。

“這麼說吧!首先說水,如果不興修水利,就算你家土地就在河邊,恐怕也很難得到灌溉。

指望百姓一家一戶承擔興修水利的耗費,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官府才能組織起百姓一起興修水利。

基礎建設就不是能夠立竿見影看到效果的工程,前期的投入巨大,回報也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太高,官府不做沒有個人願意投入這種耗資巨大的工程。

可是水利一旦修好,那就是旱澇保收,除了冰雹、蝗災等災害,基本上百姓不會餓肚子。”

“陛下,興修水利投入巨大,肯定是要徵發徭役,一旦徵發徭役,百姓肯定怨聲載道,很有可能會釀成民變。”

“誰說要徵發徭役了,已經把人丁稅與徭役錢分攤到了田畝之中,人家百姓已經交了徭役錢,憑什麼再讓人家服徭役。

這種大型的基礎設施投入,就該朝廷出錢修建,也必須是朝廷出錢修建。朝廷可以出錢僱傭百姓,讓百姓也能掙點零花錢,補貼家用!”

群臣算是看明白了,皇帝這是仗著自己善於商賈之事,手裡有錢,這是什麼事都打算用錢擺平啊!

問題是當今能掙錢,可是卻不能保證未來的天子也能掙錢,若是百姓習慣了給朝廷幹活能掙錢,以後再想徵發徭役可就難了。

“陛下!這樣做朝廷的開支太大了,國庫能承受的住嗎?”

朱瞻基沒有理會楊士奇的問題,這個問題給他解釋也解釋不清楚,百姓手裡有錢才能刺激消費,有了消費才能拉動商業增長,有了商業增長才能收到更多的商稅,這就是一個經濟迴圈,和一幫滿腦子土地的官僚說經濟毫無意義。

錢財讓這幫子土財主握在手裡,那就只能是被鑄成銀冬瓜藏在地窖裡不見天日,國家因為缺乏白銀造成通縮,百姓因為沒錢而不敢消費。

進一步讓經濟下行,國家經濟不但得不到增長,還會出現負增長。這種情況是朱瞻基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繞過花錢的這個問題,朱瞻基問道:“再說肥料,我華夏百姓使用糞肥和草木灰肥料上千年,都知道糞肥能夠肥地,施過糞肥的土地就是比不施肥的土地高產,可是朕問問諸位愛卿,你們可知道為什麼施了肥的土地能夠高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