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孔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榮惡狠狠的說道:“派御史下去,哪個地方敢多伸手,直接給就地斬了了!而且要警告地方這是臨時加稅,只收這一次,若是誰敢多收,將會受到嚴懲!”
眾人眼前一亮,沒錯可以加稅啊!只要解決了山東的叛亂問題,其他的事情再慢慢處置,治大國如烹小鮮急不得。
很快內閣幾人就達成了一致,直接以內閣的名義向地方釋出敕令要求加稅一分。並表示只加這一次,地方不得藉著內閣的名義,巧立名目肆意盤剝百姓。
加稅的事必須要有六部支援,內閣幾人再次把六部尚書請過來。六部尚書回到值房屁股還沒坐穩,就被內閣的小吏再次請回內閣。
“加稅?”幾人驚呼。
“對!只是臨時加稅,解決當前困局!”楊榮解釋。
“百姓還能承受得起加稅嗎?你們就不怕把百姓全逼反了嗎?”胡瀠問道,他常年在外暗訪,太瞭解大明百姓的生活了。
“就加了那麼一點點,百姓少吃兩口飯的事兒,何至於此?”
“何至於此?你們敢加一分,底下就敢加十分,天下亂不亂關他們什麼事?”
胡瀠表示了明確的反對,吳中剛才已經反對過捐資,這會兒不能再出言反對,否則就會有作梗的嫌疑。
吏部、兵部、戶部還有刑部都是明確表示了支援,理由很充分,事有輕重緩急,眼下最要緊的是保住衍聖公府,與此事相比,其他事都是小事。
只有一人明確反對,加稅之議透過,接下來就是商議派誰下去地方傳旨並監督地方徵稅。
這邊的決議剛出來時間不長,身在乾清宮的朱瞻基已經得到了群臣準備加稅的訊息。
朱瞻基已經說不上是憤怒還是悲哀了,這就是大明朝奉之為精英的朝臣,寧願去冒天下大亂的風險,也不願自己的利益有一丁點兒的損害。
“範安!安排東廠番子給朕盯住了,任何出京去地方執行加稅的官員全給朕扣下關起來。注意不要人發現是你們乾的,朕還要等等,山東的反叛再發酵一些時候。”
“是!”
範安也不問為什麼,只要是皇帝交待的事,都是無條件的去完成。這就是家奴與外臣的區別,家奴與皇帝的利益是一致的,皇帝越強大,家奴的地位就越高。
這也是大多數皇帝都喜歡使用宦官的原因,其實就是兩個字“好用”!
朱瞻基在等著文臣們向自己請示的奏疏,那時候就是他這個皇帝發難的時候。
太祖祖制可是明確規定永不加賦,這樣明目張膽的加徵賦稅,置太祖祖制於何地?
你們不是總喜歡拿祖制說事嗎?那咱就拿祖制說說!
這邊皇帝與文臣的交鋒正在進行的時候,白蓮教反賊已經圍住了曲阜縣城。
這座縣城與其說是大明的,不如說是孔家的,整個縣城的土地大多數都是孔家的,縣城的百姓也大多數都是佃租孔家的土地,仰孔家的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