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一聽皇帝提起當年之事,也是有些唏噓,當初本是想坑太孫一把,沒想到被太孫反手坑了。

不過靠著太孫的那幾只蟲兒,賠出去的銀子倒是又弄回來不少,也不算賠錢。

就是再想找太孫那樣的蟲兒卻找不到了,也不知當年太孫是怎麼做到的。

“陛下不說這事,臣也打算厚著臉皮向陛下討教,從陛下那裡討走的幾隻蟲兒沒了之後,臣再也沒有找到這麼勇猛的蟲兒。陛下是如何做到一下子找到這麼多的好蟲?”

“這事說來也簡單,一句話就是優勝劣汰,捉的蟲多了,就讓他們捉對廝殺,失敗者淘汰,勝利者進行下一步廝殺。隨著勝利的場次越來越多,蟲兒的戰鬥技能在廝殺中完全訓練出來,一個經歷了幾十場廝殺五一敗績的蟲兒,絕對是促織場上的王者。

現如今的選蟲是一旦發現好蟲,為了怕蟲兒失敗之後,就失去鬥志,並不敢輕易讓蟲兒廝殺。須知蟲兒與人一樣戰鬥經驗都是從廝殺中鍛煉出來的。”

朱高燧恍然大悟,這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只要有時間多捉蟲總能篩選出最勇猛的蟲兒。若是早知道這樣的選蟲方式,當年在京城的促織賭局中早就大殺四方,賺的盆滿缽滿了。

“原來如此,我們選蟲的誤區是把認為好的蟲保護起來,不給它廝殺的機會,再好的蟲兒不給它證明自己的機會,慢慢的也會失去戰鬥技能。”

“是這麼個理,這就跟人一樣,朕不相信我們宗室中沒有人才,只是沒給他們發揮的機會,朕現在就給所有宗室一個機會,要麼改換封地為大明藩籬,要麼放棄藩王的特權,成為普通人,只要你有本事,朝廷一定能看的到。”

“陛下!臣選擇封藩海外,能不能給臣在二哥的旁邊找個地方,陛下是知道的,臣一直對兵事不強,離得二哥近一些,遇到危險向二哥求援也來的近一些。”

“範安去把南洋地圖掛出來!”

“是!”

地圖乾清宮就有備份,很快範安就將地圖掛了起來,朱瞻基指著地圖問道:“三叔自己在地圖上找,相中哪裡朕就把那裡分給你,除了幾個大一些的大島不能獨佔之外,其他島三叔隨便選。”

朱高燧指著漢王島北邊的幾個島說道:“臣在這裡選兩個島子作為藩國可不可以。”

朱瞻基哈哈大笑道:“三叔太小家子氣了,海外的土地有的是,這幾個都給三叔了!”說著用一比劃,將呂宋島南邊的幾個大島全部劃為了趙王封地。

這完全出乎朱高燧的意料之外,沒想到皇帝會這麼大方。這幾個島的大小加起來可不比二哥的封地小多少,雖然現在他只能挑一個島進行墾殖,但是有了天子旨意,這些地盤法理上可就是他趙王國的領土。

這可是能夠留給後世子孫的財富,早去早得利,朱高燧當即謝恩道:“臣想把這個年過完就走,不知陛下打算讓臣帶多少人出去?”

“三叔是朕的親叔叔,朕虧了別人也不能虧了三叔,你的護衛連同家人全部帶走,同時朕還允許你在大明招募流民一起帶走,只要你能養的活就行。

朝廷收回的常山中護衛還還給你,你自己的人手使著也順手,三個衛連同家屬再加上你的一大家子小十萬人,你得想好了怎麼養活這麼多人。”

“臣已經想好了,糧食只帶夠十萬人吃一個月的糧食,多帶伐木墾荒的工具。到了藩地可以請二哥賣我一點兒糧食。只要支撐到第一次糧食成熟,臣也就能夠在南洋站穩了腳跟。”

朱瞻基點點頭笑道:“這個想法不錯,少帶糧食可以減少佔用寶貴的寶船運力,三叔也能省一些運費。不過你要跟二叔說好了,別到時候二叔拿不出那麼多的糧食,你可就作難了。

若是二叔拿不出那麼多的糧食,你可以求助於鄭和,讓他從舊港那邊給你調撥糧食,支撐到你的藩國糧食第一次豐收。”

君臣二人在乾清宮你一言、我一語便把就藩的事宜安排了個差不多。很快趙王選擇去海外就藩的訊息就傳了出來,眾藩王想著透過集體對抗的方式逼迫皇帝讓步的方法不攻自破。

只有一個趙王選擇了去海外就藩嗎?漢王與趙王都是皇帝的親叔叔,是不是得到了什麼內幕訊息。

人一旦有了懷疑的種子,再穩固的聯盟最終會分崩離析,更何況藩王們只是為了利益聚在一起,本就是各懷心事,再加上誰都不想吃虧的心理作祟,藩王剛剛商量出來的鬆散聯盟便不攻自破。

除了幾個脾氣特別硬的藩王死活不同意皇帝關於藩王的改封,給皇帝撂下狠話,他們就坐在家裡等著皇帝來收拾他們,太祖高皇帝英靈不遠,還在天上看著呢!

朱瞻基對這些死硬的藩王連多看一眼都不屑,只是吩咐當地駐軍盯緊藩王的舉動,有什麼不軌行為,就地拿下。

只要老老實實在家裡待著,朱瞻基也犯不著搭理他們,不過是一群沒了牙的老虎,也就能唬一唬老百姓而已,他們自己願意當老百姓,那就當吧!

朝廷運力有限,讓藩王改封是為了擴充套件大明的生存空間,而不是讓藩王自生自滅。每一個藩王就藩朝廷都要全程跟蹤,直到藩王在藩國有了自理能力,才能進行下一個藩王的改封。

每年向海外最多輸送兩個藩國,關外雖然不用船運,但是氣候苦寒去關外就藩更要選好時機,保證去了就能墾荒種地。

在只能種一季莊稼的關外,朱瞻基沒有規定藩國的大小,他給藩王的旨意就是有本事你想佔多少地就佔多少地。

只要藩王覺得能夠防禦的住草原牧民的進攻,隨便你向外擴張。

第一個向關外就藩的就是晉王一系,朱濟熺回到太原就開始派人去河套勘察河套的地形,他的藩國設在什麼地方,如何建築城池,耕地如何規劃這都需要未雨綢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