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新政完全是利百姓而損士紳,這個時候還有很多人並沒有看清楚陛下的手段,不過有些聰明人已經從陛下的行為軌跡中發現了不同的端倪。

他們自然是不甘心陛下一點點的將他們的權力剝奪,這也是陛下升李擎的官被內閣封駁的原因。他們封駁的不是一個李擎,而是千千萬萬的李擎。”

“既然他們都堅決反對,朕就不給李擎升官了,不過李擎可以不當朝廷的官,完全可以當朕的官啊!

朕知道內閣封駁聖旨之後,心情一直都在忐忑,陳師傅回內閣轉告內閣諸臣,朕收回封賞李擎的聖旨,是朕思慮不周,不該把一個並不懂禮儀的臣子安排到掌管禮儀之地。

陳師傅從明天開始每天上午、下午各抽出一個時辰的時間,進內書房教授宦官讀書。”

“是!陛下!”

陳山果斷應承了下來,皇帝現在明顯是讓他站隊,要麼跟著皇帝步伐,要麼跟著文官。以他的情況這個時候再與皇帝作對,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第二天的邸報就全版刊登出了內閣封駁皇帝旨意的訊息,並且用粗字標題寫著《內閣封駁皇帝旨意之始末》。

這是一條勁爆的訊息,在老百姓眼裡皇帝那都是口出成憲,金口玉言的存在,誰敢反對皇帝,不想活了嗎?

普通百姓對於李擎是不是能升官,當什麼官也不懂,完全是吃瓜群眾看個熱鬧。

商人群體可就不一樣了,透過李擎立下大功不能被封賞一事上,他們看到了朝堂上對商人的排斥。雖然是被封駁的是李擎,但是他們都是感同身受。

商人們從來都是站在鄙視鏈的最下層,文官們一邊花著他們的錢,一邊對他們充滿了鄙視,從來就沒有被公平對待過。

同時商人們也看到了希望,皇帝封賞李擎就是在向商人釋放一個訊號,皇帝是想重用商人出身之人。可是群臣的激烈反對讓商人進入官場困難重重。

李擎收到被群臣擋下升官之路,只是一笑置之。他的前途不在那所謂的升官上,皇帝給他升官也不是真的讓他去管鴻臚寺,而是給他一份待遇,自己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

即使皇帝不能給他再朝廷的系統內升官,相應的待遇一樣都不會少,自己才是皇帝的嫡系,天子門生!

果然沒過幾天皇帝就給他下了旨意,讓他開始籌備對外交往司,這是一個由皇帝直轄的部門。級別定的不高,李擎這個主官的品級只有正五品,主要負責對外藩的交往事宜。

雖然品級不高,而且是由皇帝的內帑進行俸祿發放,但是權力可不小,整個大明未來的對外貿易談判,人員往來都要經過對外交往司的認可。

這個權力大不大參考一下後世的外交部就能窺見一斑,當然此時的大明在整個世界就是超級大國的存在,外交官的話語權也掌握在大明手裡。

與大明交往的國家都是希望能在與大明的來往過程中得到好處,這就考驗外交人員的談判技巧,既要為國家爭取到好處,還要讓藩屬國不會感到大明是在以大欺小。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