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才當了幾天皇帝,怎麼就成了孤家寡人。罷了,隨你吧!”

“謝父皇。”

朱瞻基規矩的立在龍書案旁邊聽候朱高熾的吩咐。

“最近生意做的挺大,是不是連太子都不想做了?”朱高熾慢悠悠的說道,說出的話卻讓朱瞻基從骨子裡發寒。

面對老爹的敲打,組織了一下語言,朱瞻基躬身回道:“父皇,兒臣哪會做什麼生意,不過是為了手下的袍澤兄弟過得好一點。”

“就你那一千侍衛千戶,能花多少錢糧?用得著你一國太子滿身銅臭味,去做那商賈之事。有那工夫多讀點聖賢書,學學治國之道。

這天下早晚不得交到你的手上,朕身邊的大臣已經提醒過朕多次,說朕的太子已經背棄了聖人之道。”

“父皇教訓的是,兒臣以後多向諸位先生求教請益學問。”

“少拿這話敷衍朕,知子莫若父,你當朕不知道你的心裡是怎麼想的。

你從小跟著文皇帝長大,對文臣並不信任。可是除了讀書人你去哪裡能找到這麼多能夠當官的人,沒人給你當官,你即使當了皇帝也不過是個草臺班子。

隨時都有可能被推翻,兩宋以來讀書人已經成了氣候,就連蒙元異族進了中原也要優待讀書人。因為忽必烈知道不優待讀書人,他們在中原的江山就坐不穩。

我大明何德何能,能夠繞開讀書人,管好這麼大一個帝國。”

“父皇!管理國家是離不開讀書人,可是讀書人也分讀的什麼書,講的什麼道,會的什麼術。

兒臣承認讀書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心中有家國天下的情懷,他們真的是想要修齊治平,名垂青史。

可是大多數讀書人十年寒窗為的可不是我大明天下,而是自己的富貴。他們會認為他們的富貴是自己讀書努力得來的,而不是天家的恩賜。

即使是那些想要青史留名的讀書人,一旦涉及到核心利益,也一樣會與天家反目,不信朝廷將讀書人的優待取消試試?”

朱高熾用看傻子的目光看著朱瞻基說道:“你這不是觸碰讀書人的利益,你這是要人家的命呢,不是為了這優待能成為人上人,誰願意頭懸梁錐刺股的拼命讀書。

動讀書人的優待比殺了他都難,朕警告你少動這種邪門歪道的念頭,朕可不希望大明亡在你的手裡。”

“兒臣就是打個比方而已,兒臣哪敢捅這麼大的馬蜂窩,其實兒臣想做的是推出一門新的學問,與儒學競爭。只有雙方充分競爭,我天家才能居中制衡,讓更有利於我天家的學問參與到朝廷的決策中來。”

“你又想兜售你那匠人之學嗎?朕勸你還是收了這份心思吧,匠人根本鬥不過整日鑽研陰謀的讀書人。

別為了匠人把你自己搭進去,現在已經有儒臣在指責你整日沉迷奇技淫巧,不務正業。

長此以往,天下人皆反對於你,朕也保不住你的太子之位。”

“兒臣明白,沒有把握之前,不會貿然行事。不過打破儒學壟斷是兒臣畢生之志,不會有任何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