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失去了武庫司這個大財源,會不會心中憤憤不平,如果到時候用兵部監督軍隊與軍器局的交易,皇爺爺覺得他們會不會盡責?”

“以那些酸人的尿性,他們撈不到好處,一定會對別人雞蛋裡挑骨頭。朕怎麼沒發現原來你小子竟然這麼壞,不過朕喜歡,朕就看那幫鳥人不順眼,可是又不得不用他們,你說這可氣不可氣。”

“皇爺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用處,關鍵要用到地方,這是皇爺爺的本事,孫兒向皇爺爺學的地方多著呢!”

“少拍朕的馬屁,朕不吃這一套,不過這軍器局與兵仗局以後肯定會有盈利,這盈利歸誰?國庫還是咱家的內帑。”

“當然是咱家的內帑了,銀子到了國庫皇爺爺想花錢就得找夏尚書張口,哪有放在自己手裡方便。”

“還是你小子懂朕,不過一想到以後軍器局的錢是朕的,就覺得你給工匠的月俸有點高了,按照你的這種管理方法,咱要多付給工匠多少錢糧?這裡面的成本又如何算?”

“皇爺爺,您不能這麼算吧,成本的核算是考慮單個產品的成本是多少,而不是去看匠人們得到了多少報酬。

對比一下,是現在的生產成本高,還是之前的生產成本高?不給匠人提高待遇,匠人們怎麼有動力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甚至發明出更好的產品。

如果現在有匠人能夠造出可以連發的火銃,孫兒願意付十萬兩銀子獎賞發明人。”

“火銃!顧名思義,需要點火才能發射的武器,沒有火藥彈丸那就連燒火棍都不如。怎麼可能有什麼連發的火銃,你這也太異想天開了。”

“火銃、火炮發明出來之前,可有人能想到,居然能用火藥做武器,這世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做不到是因為時間不到,投入不夠。”

朱棣被孫子給問住了,是啊!火藥沒出來之前,再有想象力的人也想不到還有這樣的武器。

“難道這世上真有能夠連發的火銃嗎?”

“這孫兒也不知道,不過孫兒知道火銃發射需要槍管,若是將多根槍管組合到一起,同時裝上子藥是不是就能實現連射呢?”

朱棣琢磨了半天說道:“有道理啊,一根管子能響一次,要是十根管子是不是就能連著響十回呢?”

“孫兒只是說有這種可能,至於能不能行,需要專業的人才去鑽研才能知道可不可行,皇爺爺與孫兒都是外行,咱不能外行指揮內行。”朱瞻基趕緊把這個話題岔開,真要讓老爺子認真了。提前把那三眼銃那種中看不中用的東西搞出來,得浪費多少資源。

“基兒這話沒錯,外行不能指揮內行,那是瞎指揮,就跟打仗一樣,若是大軍交給一個狗屁不懂的人指揮,那不是去打仗,那是去送命。”

“皇爺爺是軍事大家,這天下沒人是您的對手。您是咱大明的第一名將,什麼張輔、柳升都只配給皇爺爺打打下手。不過皇爺爺您同不同意將軍器局獨立出來?”

“朕原則上答應了,不過以後軍器局是朕直管,你就是幫爺爺打下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