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位?”

“臣都察院御史于謙!”

“你是于謙?”

“是!”

朱瞻基沒想到自己與挽天傾的于謙在這種情況下交集了,點頭說道:“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本宮也有幾個問題問你,不知你能不能回答本宮?”

“殿下請問,臣定知無不言。”

“你可知軍器局每月消耗多少物料,生產多少成品,廢品率多高,工匠的生活水平如何,做事的態度是否認真,軍器局有沒有貪腐行為?”

于謙是典型的文官思維,哪裡會關注這些瑣事,他所著眼的都是宏觀的問題,卻不知道宏觀條件需要微觀基礎。

朱瞻基提出的一連串問題,于謙一個也回答不了。他對軍器局沒有一絲一毫的瞭解,怎麼可能回答的了朱瞻基的問題。

于謙是實誠君子,不知為不知,拱手道:“臣不知,不過這些問題與軍器局停產有何關聯?殿下需要解釋的是軍器局為何會停產?”

“當然有關係,而且有很大的關係,這些問題理不順,軍器局的生產就無法做到保質保量,將劣質的武器發到士兵手裡那是對士兵的謀殺。”

于謙還是有些不服氣的說道:“太孫這是巧言令色,難道在太孫進軍器局之前大明的武器裝備都是劣質產品嗎?那我大明這麼多勝仗是怎麼打出來的?”

“於大人這話本宮不敢苟同,有句話說得好,此一時彼一時也。一個官員以前沒有貪贓枉法,不代表他以後不會貪贓枉法。

軍器局有沒有問題,本宮說了不算,於大人說了也不算,得查一查才能知道。

還有一個更直接的辦法就是查一查武庫,軍器局所產武器裝備全部進了武庫。

只要查驗一下武庫中的武器裝備有沒有粗製濫造的劣質產品,就能知道軍器局有沒有問題。

於大人有沒有膽量跟本宮一起查一查武庫?”

朱瞻基這話一出,滿朝譁然,誰都沒想到太孫殿下自己的事還沒抖落乾淨,竟然又把武庫司也拉下了水。

于謙還沒接話,武庫司郎中馬上跳出來反對道:“臣反對!太孫殿下這是在搞株連嗎?”

“查一查武庫就是搞株連了,你眼裡的株連也太容易了點。武庫司若是心懷坦蕩,又怎麼會怕查?”朱瞻基冷笑道。

武庫司郎中出班跪倒在地以頭觸地道:“陛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臣不是怕查武庫,而是怕影響陛下的北征大計,現在不是核查的時候啊!”

朱棣看到武庫司郎中將球踢到他這裡,並沒有急著表態,而是看向內閣諸臣。

楊士奇跟在朱棣身邊二十多年,太瞭解自己這個老大的脾氣了。他知道朱棣這是對武庫司有了不滿之心,楊士奇人老成精,武庫司這樣放屁油褲襠的地方怎麼可能沒有問題。

這可是那些低品級官員撈錢的路子,皇帝以前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知道了那就不能再姑息下去,不然總有一天大明的底子會被這些蛀蟲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