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是一種高強度、耐熱、不易發生化學反應、可無限迴圈利用的非晶體,外觀無定形固體,實際屬於液體的物質。

因為它的特性,十分適合做科學研究的器皿,所以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科學發展的基石之一。

而製作玻璃的前置技術:窯爐、草鹼、生石灰,看似已經全部達成,但實際上,第一項的窯爐還未達成。

窯爐有是有了,但當下的溫度不夠。

就算有草鹼降低沙子或者說矽石1700度的熔點,但也只能降低到1400度的樣子。

他們的窯爐只有1200度,差距200度。

這個溫差需要透過鼓風來彌補。

所以,製造玻璃的第一步實際上是做風箱。

季澄在窯爐燒製室的一側比劃出兩個管道大小,在地上用樹枝畫出延伸距離,然後初步確定了風箱的大小。

接著他跟姜紅豆又化身手藝人,開始手工製作腳踩式木質風箱,箱內和銜接處將使用獸皮。

只要保證密封性,順利把風鼓進去,族中以前那種粗製的硬獸皮也是可以的。

下午的剩餘時間在製作中度過,晚飯也被送到了這裡。

飯後嬴螢帶著女祭司們過來上晚課,看到大人和聖女大人辛辛苦苦打磨切割木材的一幕,她們又哇聲一片。

大人在幹什麼?劈木頭,磨木頭?

大人好像累了?手上還都是木屑。

季澄沒管她們面色驚奇的樣子,拍拍手,和姜紅豆起身走了過來。

嬴螢頓時帶著女祭司們行禮,按胸禮。

她們作為跟隨大人最近學習的教師組,已經在嬴螢的嚴格要求下全都做到標準行禮的姿勢了。

季澄看著點點頭,這感覺就好多了,一點都不麻煩,他清清嗓子道:

“好了,上課吧,上午提到了肥皂,以及一些預防疾病的方法,你們知道了細菌和寄生蟲。

不過對這種微觀生物導致人會生病的說法,想必只是死記硬背住了,還是很難理解。

所以晚課就從這方面講一講。

也就是,病菌理論。

首先,細菌究竟有多小,現在無法觀測,但我可以舉個例子。”

季澄指著地面道:“你們已經有了1斤這個重量概念,那麼取1斤土,將其分成500等份,其中1份裡我估計含有4000萬個細菌。

這樣你們能理解嗎?”

“......!?”

眾女聞言一懵。

有的以為自己聽錯了:“大人,您說多少?4000......萬?”

“沒錯,就這麼少一點點的土裡,有4000多萬個小東西正在爬來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