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梁國的打算(第1/2頁)
章節報錯
感謝書友160717143248127的全訂支援!歡迎書友們繼續支援本書,謝謝!
…………以上不計字數…………
萬煊塔坐落於安邑城東北五十里處,依山傍水,風景極佳。遠遠望去,這座二十餘丈高,形貌古樸的土黃色小塔,在群山之中很不顯眼。
楊珍和趙玥兒來到塔前,出示了身份令牌後,每人掏出一枚上品靈石,換得了參觀憑證。
沒錯,萬煊塔從不拒絕外人參觀,只要身份沒問題即可。票價則因修為而異,最便宜的練氣修士一枚中品靈石,築基期十枚中靈。修為每提升一個大境界,票價便漲十倍。楊趙二人此時假冒的是紫府修為,兩名收費的築基門衛根本沒有察出任何不妥,揮揮手便放他們進去了。
這也讓楊珍稍稍提起的心放了下來。雖說這寶塔已被真尊老祖煉化,但這些進出的修士,看來不會受到他老人家特別的關注。
穿過一個三丈深的門洞後,眼前豁然開朗。裡面空間極大,像是有一座山被掏空了般,光是高度便超過兩百丈,四周都是黃褐色的山體,上面開鑿了幾十個大小不一的石室。遠遠望去,有幾分像楊珍在藍星見識過的敦煌石窟。
這些石室分做兩層排序,再加上地面這層,便是萬煊塔中的前三層。
楊趙二人將憑證別在腰間,隨意閒逛,不時能看見紫色袍服的修士穿來走去,周國崇尚紫色,弟子大都著紫袍,只在衣襟、衣領處以其他顏色區分。除以之外,便是他們這樣的閒雜人員了。
第一層的石室中不少是講法堂,有周國修士在裡面傳授丹道符籙陣道等等技藝。遊客不能隨便進去,不過在門口旁聽無人攔阻。楊珍聽了一處,老師是位築基修士,講授的內容和他剛到雲霄學院時學得差不多,很快便失去了興趣。
事實上,周國非常歡迎東域各地的修士前來求道,只是他們除了有個化神老祖,其他實力卻是平平,元嬰也只有一位,和其他六國相比並不出色,甚至還有所不足,故而對於六國子弟的吸引力並不大。倒是周邊那些小國、以及許多散修趨之若鶩。
塔內不禁飛行,二三層之間也沒有樓梯臺階,時而可見有修士飛上竄下。楊趙二人隨後也前往這兩層逛了逛。石室從外看著不大,內裡卻是別有洞天,分做煉器、制符、馴獸、藏經閣、秘庫等等用處,也都是隻能從外邊觀望。
據說周國最重要的典籍寶物都放在塔中,想來也是,有化神老祖親自看守,這不比什麼陣法禁制都要靠得住?
再往上便是石洞的穹頂,若不是提前知道,根本看不出上面還有好幾層的天地。楊珍忍不住盯著多望了一會,初時略有壓抑之感,久而久之神識似乎能透過洞壁,感受到後面無邊無垠的星空,浩瀚而廣袤,心神漸漸沉迷。
忽然間,一股浩大的威壓自虛空而來,如席捲一切的巨浪,氣勢磅礴,了。楊珍心神震動,連忙從裡面退了出來,好一會後才恢復平靜。
搖晃了一下腦袋,星空、威壓統統消逝而去,彷彿只是一個錯覺。
一層冷汗從他後背滲出。
……
他們到達的時候已是申時,差不多逛了一個時辰,便到了遊客離場的時間。隨著腰間令牌有節奏的發出震動,楊趙二人很識趣地朝外面走去。
遊客逐漸匯聚,看上去也有三四十人。這也是因為趕上了東域大比,遊客差不多是平常時候的十倍。
眾人魚貫而出,前方十幾丈處停泊著一艘飛舟。這是通往安邑城唯一的交通工具,此外禁止遊客飛行。票價一顆中品靈石,能來到這裡的,一般也不會在乎這點花費。當然,也有幾個散修為節省費用,讓同伴將他們裝入靈獸袋中。那船長視若無睹,也不去挑明。
楊珍兩人容貌都做了些許改變,衣著也普通,在人群中毫不顯眼。相比之下,有四人穿著土黃色衣袍,顏色與萬煊塔外表幾乎一樣,在人群中有些扎眼。
這是梁國的修士,一名老者,一名中年人,一名年輕人,還有一名少女。這少女身材高挑,膚白如玉,眼神頗為靈動,隱隱給楊珍以熟悉的感覺。
飛舟在安邑城門前停靠,下船後眾人紛紛作鳥獸散。楊珍和趙玥兒並肩而行。兩人剛剛越過城門,楊珍突然眉頭一皺,拉著了趙玥兒的小手。
“那四個人,四個梁國人,剛才談到了我的名字。”他傳音道。
因為對那少女有些好奇,楊珍神識一直關注著他們。那幾人中修為最高的老者也不過是紫府巔峰,並沒有察覺到什麼異常。
走出一段後,其中那位年輕男子忽然嚷道:“師叔,雲霄宗上次說那個叫楊珍的已經死了,是不是真的啊?”
中年人蹙了蹙眉,看了眼四周,見無人注意他們,於是按捺住心中的不快,解釋道:“雲霄宗將那小子的魂牌拿出來了,確實已經碎裂,此事做不了假的。”
“咱們也沒那小子的神魂氣息,誰知道那魂牌是不是真的?”年輕人一臉不屑:“早先幾年,我們派出使者要雲霄宗交出楊珍,對方總是推脫。現在咱們有了盤石經,只要那小子還在,馬上就能查出小玉師姐之死與他有無關係。結果這傢伙居然就死了,說出去誰相信啊!”
見這小子不把自己的話放在眼裡,中年人臉上怒氣一閃,正要駁斥,那老者出來打著圓場道:
“好了,好了,兩位師弟師侄,大庭廣眾,不要談論宗門事務。”
年輕人咕噥了一下,神色間還有些不服氣,沒再吱聲。
……
“咱們跟上他們。”楊珍說道。
趙玥兒點點頭。兩人都是金丹修為,跟蹤這幾名後輩自然沒什麼問題。只見這四人邊走邊聊,看得出那兩年輕人都是頭一回來周國,一路指指點點,興致盎然。
最後他們來到一座金碧輝煌的酒樓前,邁步走了進去。
這酒樓有五層高,坐落在一座波光粼粼的湖邊。此時已是黃昏,華燈初上,花燈點點,湖邊樓閣重重,笙歌處處,一派車水馬龍,太平盛世的繁榮氣象。
楊珍抬頭一看,這酒樓飛簷下掛著一副匾額,上面寫著“大觀樓”三個金色大字,不禁和趙玥兒相視而笑。兩人同時想起了涫陽郡的那座大觀樓,那是他們初次見面的地方。現在回憶起來,滿是溫馨美好。
也不知這兩座同樣臨湖而建,同樣五層佈局的酒樓,相互間有沒有關係。
那四人進了四樓一間包廂用餐,楊珍隨後在旁邊要了一間包廂,點了數道佳餚,與趙玥兒一邊閒聊,一邊傾聽那邊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