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朽絕對不會認錯,這位真人手裡拿的,正是我神意門作為鎮宗之寶的那柄四階上品寶劍!當日我神意門慘遭滅門,寶劍被兇手搶走。想不到今日,老朽竟在這裡撞見了它,嗚嗚——」申伯彪哀嚎道。

楊珍便問譚明真此劍從何而來,譚明真陰沉著一張臉,不肯回答。

於是稍稍思忖後,真相其實就出來了。

當年覆滅神意門的,並非楊珍早先猜測的璐王妃,也不是奪舍了璐王妃的黃極,而正是面前這位師姐,譚明真!

至於原因,楊珍很快想起,他曾經向宗門彙報,在周遠的住處發現一張畫著奇怪飛船的草圖。那是周遠根據楊長錦的吹噓,憑藉記憶畫的。細節或許有所不同,但這艘外界飛船的主要特徵,卻是準確無誤的呈現出來了。

這種形制特殊的飛船在臻玉界從未出現過,如果被某些人,比如嘉禾看到,是非常有可能猜出其來歷的。

所以,為了掩蓋這一切,燕西陵便指使譚明真,偷偷越過邊境,在遙遠的趙國製造了這起駭人聽聞的滅門慘案!

……

當楊珍將這些猜測說出來後,譚明真沒有否認,只是說這一切都是自己擅作主張,與燕西陵無關。

這顯然是假話。

不過她這種維護太上老祖的行為,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無疑贏得了雲霄宗上下一眾同門的好感,於是紛紛前來求情,要求饒恕譚明真的罪行。

楊珍非常為難。

站在客觀者的角度來說,燕西陵作為指使者,在這件事情上罪不可恕。不過其人既然已死,其罪行也就一筆勾銷,無從追究。

譚明真雖是受人指使,但畢竟是她殺了人。做為直接兇手,同樣罪不可恕。

可是,很多事情,如果能這般輕易解決,那也就不叫事了。

首先,燕西陵是楊珍的恩師。在這個師徒父子的世界,尤其還是一向講究傳承的修仙界。師父有過,弟子應該是幫助其隱瞞,而不是四處宣揚,否則便是損毀師門清譽的大逆不道之徒。

再者,譚明真是楊珍的師姐,又與燕西陵有實質上的道侶名分。當師父去世以後,譚明真實際上已相當於楊珍的長輩。如果楊珍執意處死譚明真,在世人眼裡,說不得與犯上作亂的賊子沒什麼區別,會被人戳一輩子的脊樑骨。

總而言之,譚明真身份特殊,是太上老祖的遺孀,楊珍的師姐,還是一名金丹真人。在如今宗門遭逢劫難,人才凋零的艱難時刻。此事如果處理不當,無異於在雲霄宗眾人的傷口上,又撒了一道鹽。

所以許許多多的說客,尤其是雲霄宗那些人,給出的建議是好好補償神意門那幾位遺屬,至於譚明真,可以適當懲戒,卻決不可處以極刑。

然而,楊珍畢竟是來自藍星的現代人,這種處理方法,與他的道德觀念有很大沖突。

他無法用這樣的結果去面對神意門那幾張悲憤仇恨的面孔。

此外,安平鎮的鎮民,包括楊珍最早設立的那個民事委員會,以及來自山之域的那些散修,在聽說此事後,絕大多數都

站在神意門這一邊,對他們的遭遇抱以深切的同情。

這件事情,從某方面來說,已經成為青石空間內,新來的這些和楊珍有同門之誼的雲霄宗修士,與廣大原住民之間矛盾的具體表現。

若是處理不公,恐怕會破壞楊珍一直在盡力維護的,空間內整個人類世界安定和諧的秩序。

楊珍一時不能決斷。

那時候和黃極的備戰正是最緊要關頭,於是吩咐此事日後處理,自己則吞食了天地法陣種子,尋一處洞府閉關突破去了。

很快,他遇到了瓶頸。

當修為逐漸來到元嬰圓滿,下一步就要突破化神時,他突然發現自己竟然難以溝通天地大道,元嬰無法化虛為實,境界止步不前。

一番探查後,他發現了問題所在。

自己心中始終有塊壘難以消除,這塊壘,正是譚明真這樁案子。

……

這與楊珍追尋的大道有關。

如果他的大道,是殺戮、強權、霸道、混亂,哪怕是秩序等等,只要能自我求證,自圓其說,這件事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但他的大道,是守護。

守護的目的,是讓被他守護的那些人,無論是親朋好友,還是芸芸大眾,都能平安喜樂,幸福如意的度過一生。

要做到這一切,除了有強大的實力為他們遮風擋雨外,還需要在處理與他們相關的事情時,做到公正、公平。

一個人只有處身於公平的世界,或者退一步說,他遇到的每一項規定,每一條制度,都已經照顧了大多數,在實施的過程中,沒有黑箱操作,沒有徇私舞弊,沒有出爾反爾,讓他發自心底的感受到,自己是受到了公平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