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我成研究物件了,就離譜!

曾經的人類,在受傷以後連最起碼的消毒都很難完成。

當傷口長期暴露在有菌環境下,只能靠自身免疫力來抵抗,等待癒合。

但如果本身傷勢很重,或者免疫力低下體質孱弱的話,等待他的就是感染,病毒入侵血液、器官,最後死亡。

我們經常在抗日的影視中看到有關於這樣的片段,那就是盤尼西林對於士兵來說有多重要,這可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救命藥。

抗戰時期我國物資非常匱乏,部隊戰士經常吃不上飽飯,醫療條件也非常落後,很多戰士就是死於無力醫治的情況下。

而就在這時盤尼西林出現了,它有著很好的治療藥效,對於受傷的戰士來說無異於神藥,能夠及時挽回這些戰士的性命。

可也正是盤尼西林有這樣的效果,這才讓我們大家更加疑惑。

這種藥到底是怎麼樣的藥品呢?

為何會如此神奇?

盤尼西林在二戰時屬於軍管藥品,雖然當時中美之間關係不錯,能夠在美國弄到一點藥物。

但是盤尼西林這種藥品十分稀少,面上很少有人銷售,大部分都是在私下交易。

而且這種藥物的價格非常昂貴,哪怕是在不斷貨的情況下,一支盤尼西林都能賣到4塊大洋。

缺貨的時候那可就花多少錢都買不到了!

而這所謂比黃金還貴的‘盤尼西林’,其實就是最早期的一種抗生素。

青黴素!

中文名字被大家稱為盤尼西林。

雖然對於細菌感染,我們現在並不放在眼中。

但是那個年代一旦被細菌感染,就有可能要人性命,而且無法醫治,因此這種藥物的研製讓醫學取得了很大進步,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20世紀90年代以後,科學家們將抗生素的範圍擴大,統稱為生物藥物素。

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細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類疾病,一般情況下對其宿主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1944年在新澤西大學分離出來第二種抗生素鏈黴素,它有效治癒了另一種可怕的傳染病:結核。

1947年出現氯黴素,它主要針對痢疾、炭疽病菌,治療輕度感染。

1948年四環素出現,這是最早的廣譜抗生素。

1956年禮來公司發明了萬古黴素。

它被稱為抗生素的最後武器!

現如今,抗生素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極度細分和誇張的程度。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

所以根據不同人的過敏源、疾病種類,抗生素也得到了不同程度和不同人群的運用。

當然,

抗生素對人類醫學的發展和生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甚至可以說改變了歷史!

可任何東西都有兩面性......

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和大量生產,不僅普通人覺得是救命藥,甚至連很多的醫生都是這種想法。

就更別提當時全世界都對抗生素有巨大的渴望和需求!

2011年10月18日,

九洲衛生部表示,僅僅在九洲國,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達到70%,是歐美國家的兩倍,但真正需要使用的不到20%。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濫用抗生素。

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