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醫教處主任也繃不住了,連忙阻止,

“那個好好好,把手都放下吧,大家有心是好事情。”

說著,眾人都忍不住將目光瞥向一旁八風不動的秦風。

而秦風則心裡也是一陣無奈,什麼時候急診這麼吃香了?

要知道,很多醫學生剛進學校甚至還沒有選專業,都知道有這樣一句順口溜。

【金眼科、銀外科,開著寶馬口腔科;

吵吵鬧鬧小兒科,累死累活婦產科;

普普通通大內科,死都不去急診科;

容易上手五官科,經驗老成中醫科。】

其實從這裡也就能大概的瞭解一整個醫院所有科室的普遍情況了,因為事實基本如此。

最賺錢的就是眼科、口腔科,而外科賺錢可能比不上前兩個,但也是不少的,更重要的是發展和地位。

如果醫院裡最難的是哪個科室,估計兒科人應該會抱頭痛哭。

從這些年兒科醫生的數量上其實就能看到,基本上呈斷崖式下跌。

不是因為兒童的並不好看,也不是說治不好。

根源不在孩子,而是家長!

現在的孩子哪一個都是掌中寶,稍微磕了碰了都心疼的不行,生病在醫院更是受罪。

所有的家長巴不得只要小孩兒進了醫院,病就能立馬痊癒。

但這怎麼可能呢?

很多時候,小孩兒本身並沒有配合的能力,甚至需要家長幫助約束才能進行下一步。

還有一些很負責任的醫生,為了孩子的健康和發育,其實並不建議使用含有很高激素和抗生素的藥物。

一些輔助類的藥物,讓孩子自身免疫力來自愈。

反而卻被批評時庸醫!

兒科是除了急診之外,最容易爆發醫患衝突的地方。

......

至於急診科,除了腦子有病或者實在沒活路了。

狗都不來!

這個一點兒沒誇張,急診那就是個大坑,絕對的末路。

因為急診醫學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重症醫學。

因為急診學不到東西,全都是各種亂七八糟,幾乎包含了所有基礎的東西,很難能夠更深的鑽研某一學科。

而且,所有醫院的急診都是虧錢的,更像是一種公益。

“好了好了,大家安靜,接下來各個科室的主任們,把你們的實習生帶走吧。”

醫教處主任見場面隨時會控制不住,趕緊準備結束。

隨即,從第一個主任開始起身,掏出一張名單讀名字。

“讀到名字的跟我走。”

“崔尚熙、馬亮亮、曹佳玉......”

“心胸外科,王恆、徐林......”

“神經外科,蘇洪文、劉梅、郭俊海......”

秦風聽著他們念名單,多的七八個,少的五六個,再看自己的名單,上面只有可憐的兩個人,默默地收了起來。

他感覺自己應該不需要讀,因為是最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