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殘酷的現實(第2/2頁)
章節報錯
香火錢,收歸朝廷,統一用作辦善事的資金。
廟田按照標準收稅,而且不享受任何減稅政策。
這一番操作下來,大明各地修橋鋪路,朝廷牽頭的義診多了,但是各位“大師”們的生活標準,可就是一落千丈了。
不少僧人受不了苦難,都出家還俗去了。
現在為了不耽誤農時,不少寺廟的方丈,在收穫的時候,都的去幫忙。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生活水準的驟降,讓大師們們心裡很不舒服,
大師心裡不舒服,自然不會給小皇帝面子。
“這事暫且不說,朕且問你一句,你是僧人嗎?是的話,為何要成為僧人呢?”
城牆上朱由檢問到。
“當然是弘揚佛法,教化百姓了。”
僧人說道。
“弘揚佛法,又弘揚了什麼?難道不是教導世人向善嗎?”
朱由檢反問道。
看似簡單的一句,實際上這裡朱由檢給對方挖了一個大坑。
佛法最主要的內容,在於教導人們息下生滅妄心,體悟本來不生不滅、無實無虛的真心,——常住真心。換句話說,是要人們找回失落已久的本心。,——明心見性
但是各朝各代,之所以允許佛教存在,可不是看中了對方的“明心見性。”
確實有不少的皇帝別所謂的高僧教導,心裡是信佛的,但是大部分的皇帝,只是裝裝樣子,心裡壓根不信佛。
之所以允許對方傳播,一來是打壓本土宗教
其次就是看中了對方教化百姓的功能。
畢竟當了和尚,就可以免除徭役賦稅,還不需要被拉去充壯丁。
再加上和尚不是時生產。也不繳納賦稅
,和皇帝的根本利益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