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那些官員號召天下的名門世家,以及各地的地主豪強,準備強迫自己接受所謂的“民意”的時候,朱由檢就一直在想對策。

對方這招確實是狠毒,若是自己不接受的話,對方雖然沒有謀逆的膽子。

但是凡是可以拖啊。

很多時候,一些事情,都是有時間限制的。拖著拖著,到最後,人家依舊完成了,但是朝廷這邊承受的時間成本可就不小了。

而且事情結果又分為,優秀,好,合格,豆腐渣。

到時候對方只按照合格走的話,也會對大明的很多工程質量有影響的。

可以說,若是下面的這些人不配合,大明的行政效率會降低2分。是不利於大明發展的。

這是朱由檢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這一點,朱由檢清楚,官員們也清楚,所以他們才敢這麼做。

但是朱由檢可不是一個容易妥協的人。

倒不是他不近人情,也不是他不講道理,而是朱由檢心裡清楚。自己退讓一次,那些官員們不會因此滿足,感激自己,反而會變本加厲的更進一步。

他們想的絕不是讓大明如何能夠長久,讓百姓如何才能過得上安定美好的生活。

而是如何滿足自己的私利,如何進一步擴充自己的權勢。

如果讓自己不受法律的懲罰。如何早日做亡國奴。

為了避免這點,朱由檢早都開始佈局了。

拖延5天不僅僅是為了讓那些人餓5天讓那些人知道百姓疾苦,

也不僅僅是為了等那個軟骨頭孔胤植。

而是為了在之前展現所謂的民意。

為了展現真正的民意,推動一些法律的透過,朱由檢也已經佈局已久了。

他們想要以民意說是,朱由檢就提前問一下民意。

朱由檢倒要看一下,這天下的民意和這些人嘴中的民意到底一樣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