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計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帶一隊人馬,親自把這封信交給朱定海。”
朱由檢從龍椅上起來,遞給了身旁密衛一封剛剛寫完的信。
“遵命。”那名密衛回答一聲之後,就把信塞進了胸前的跨包裡。隨後便離開了御書房。
三天後,天津的某處軍港內,朱定海開啟了朱由檢給的密信,頓時額頭冒出了一身冷汗。
“哎,主人這樣要求,可不好辦啊。”朱定海無奈的笑了一聲。
“看來我需要和建奴和蒙古人的高層見一面了。”
“來人,派快船,把大明派兵80萬解救倭國百姓的事情,傳到倭國。”
“你去....。”
雖然完成主人的命令難度比較大,但是身為生化士兵,本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為主人排憂解難。
沒有困難,要上!有困難,就更要上了。
崇禎6年7月15日,在有心人的可疑宣傳性,大明王朝派兵80萬解救倭國的百姓事情,很快就在倭國四島傳開。
隨後蒙古和建奴馬上採取了對應的措施的,但是那怕他們全力封鎖,這個訊息還是很快傳遍了倭國四島的每一個角落。
“該死”多爾袞人坐在王椅上忍不住破口大罵到。
自從得知大明王朝要派人攻打倭國之後,三方的高層一直在走留之間猶豫不決。
有人覺得大明遠道而來,三家合作未必不能擋得住對方。
畢竟倭國的人並不像朝鮮人那樣不堪一擊子,在徵收了大量的僕從軍之後,建奴的實力基本已經恢復到了朱由檢派兵收復遼東之前的水平。
蘇破虜和蒙古人的勢力甚至要比交戰之前還要強。
大明雖強,但是大明疆域遼闊,還需重兵看守周邊,能派來估計撐死了也就5萬戰兵。
與其被大明水師在搜刮的的毛都不剩,還不如和對方拼一拼呢!
但是也有人覺得,還是走的好,雖然錢財被搶走了,但是好歹小命還在,還有翻身的機會!
雖然三方加起來應該能抵得住大明的十萬軍隊,但是誰知道大明軍隊在哪裡登陸?
如果三家聚在一起,那不是給大明軍隊攻佔其他三島,建立後勤基地的機會嗎?
但是如果三家不合到一起,沒有任何一家能抵擋的住大明的攻擊。
而且大明海軍無敵,自家三家現在加起來貨船不過兩三艘。
經過上次和倭國的戰鬥,三家早已知道,島嶼之戰,海軍為王。
沒有海軍支援,三家可能不敗,但是絕對不可能贏。
而大明現在的皇帝可不是以前中原王朝的那種好面子的傻皇帝。
戰敗搖搖尾巴,就選擇原諒!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仁慈不會換來仁慈,只會換來屠刀!
那些漢人皇帝,自以為,我們臣服就不會反叛!
殊不知自己這邊實在籌備力量,等著砍下皇帝的腦袋,再在對漢人在進行一遍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呢!
之後在把剩餘的漢人當做奴隸。
可笑的是,導致漢人王朝覆滅,漢人為奴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漢人給的物資,最終幫助敵人繼續侵略漢人!
所謂的善意,變成了可憐漢人頭上的一把刀。
如果走了還好說,如果和大明硬抗,順利的趕走了明軍還好說,一旦戰敗,大家的腦袋必將成為對方的戰利品。
是走,是戰,三家還沒有達成一致的決定,現在大明出兵80萬的訊息傳遍了倭國四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