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入夥(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整天把國家掛在嘴上的文官,也就嘴巴硬。骨頭軟的要死。
原本大明滅亡,文官功不可沒。一邊忙著自廢武功,另一邊忙著逼反百姓。闖王還沒有到京城,9成的文官都已經叛變了。
建奴一來,這些漢奸就立馬又投降了。
等到品嚐到建奴的關愛之後,看著建奴欺辱自己的家人,搶奪自己的財產,心裡默默的流淚,
心裡恨不得把這群不講武德的建奴千刀萬剮。
但是現實是臉色必須保持笑容,哪怕建奴問候他們的妻女,他們也得保持笑臉。
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喊一句“主子你們辛苦了。”
。。
“陛下所言甚是。.
不過尊卑有別,大明幾百年來的穩定靠的就是禮法。臣跪君乃幾百年的禮法,如果貿然改變,則可能君臣不分,不利於大明穩定啊。”
盧象升道。
“禮法!不過是有些人給自己臉色貼金罷了。
自古以來,簡化禮制的國君,往往能帶領國家繁榮,沉迷於禮法的往往會把國家帶入深淵。
大明的穩定靠的可不是什麼狗屁禮法,而是利!
靠利換來的穩定,只能把國家帶入深淵。”
朱由檢道。
禮的存在對國家對個人來說卻是有好處的。
熟悉和掌握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處。
對個人來說:
 1它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
 2它有助於人們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3它有助於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係。
對國家對社會來說。
禮儀有利於促使衝突各方保持冷靜,緩解已經激化的矛盾,使人際之間的感情得以溝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關係,進而有利於各項事業的發展。
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大明現在的禮法實在是太繁雜了。
衣食住行,都有對應的皇家禮儀。
上朝穿龍袍,戴皇冠。還必須保持皇帝的威嚴,看到下面的臣子為了利益像小丑一樣,也不能笑。
遇到下面的臣子,顛倒黑白,無恥他們給無恥開門無恥到家了也不能發怒。
出去一趟,好傢伙,敲鑼打鼓的,舉旗的,舉牌子的,護衛的,加起來足足不下1000人。
而且對應的禮儀繁瑣至極。
這還不算什麼。外地的官員要見自己,還必須的先沐浴更衣,焚香靜心之後才能面見自己。
其他的不說,最後一個在朱由檢看來,那不是耽誤事嗎。
禮部那些人就是天天吃飽了沒事幹,才會想到透過禮制來找自己的麻煩。
朱由檢其實早都想改革禮儀了,如果不是禮法確實有助於社會穩定,再加上法制體系還沒有建設完全。
朱由檢早都都把這些煩人的禮部官員派去邊荒之地教化蠻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