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大明鉅變(第3/3頁)
章節報錯
士兵屬於一個高危的行業,在戰場上能打勝仗,在一系列陰謀陽謀中活下來,還需要考慮戰場外的致命因素。
在世人眼裡,有德行的人去當兵就是去送命。所以當兵的無形中形象就降低了一個檔次。
在加上,自古以來,打了勝仗,可能就幾兩銀子的賞銀,其餘的賞賜,榮譽,要麼是將領佔據了9成9,要麼是被無關人員瓜分了。
和平時期,軍人不如狗,被欺辱,拖欠餉銀的事情時有發生。
這樣一來,人們就更加瞧不起士兵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朝廷改革士兵的軍餉,不在經過軍官的手,保證了每一分的軍餉都能落到實處。
除此之外,每個軍人,在入伍之前會獲得2枚銀幣(等同於2兩銀子)的安家費。
退伍之後,根據退伍證明,還會根據職位獲得至少5枚銀幣的安家費,除此之外如果是在外地當兵的話,還可以在當兵地存入軍餉,到時候憑藉相關憑證和密碼在自己老家支取餉銀。
不僅如此,退役之後,朝廷還會安排對應的崗位,方便大家就業。
如果是為了國家,受傷導致殘廢的話,退役的時候,朝廷除了幫忙安排對應的崗位之外,每個月還有100枚銅幣的傷殘補貼。
如果不幸戰死,朝廷會連續十年,按月給把軍餉,發給家人。
十年之後,如果家裡老人尚在,亦或者有小孩子沒有成年,則改為每月發放500枚銅幣。
直到老人離世,亦或者孩子成年,這個補貼才會接受。
如此種種優惠,在結合幾年前,士兵不如狗的日子。
所有的軍人都能切身體會到,軍人地位待遇的變化。
看的出來,跟著陛下才是正確的道路,
現在陛下公開把士兵比作大明的英雄。對士兵們來說意義更大。
現在的大明,儘管陛下多次提倡,“百姓平等,唯賣國者賤”,但是幾百年的階級立場不是短時間就能改變的。
在儒家幾千年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即便朝廷廢除了士農工商四個等級,但是四個等級依舊牢牢地的存在著。
不過儒家也有儒家的好處。
儒家的處世觀,非常符合人的道德觀。
知恩圖報,是儒家所推崇的。
忘恩負義,則被眾人所不齒。
陛下一言,軍人則變成了大明所有人的恩人。
這樣一來,軍人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
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地主豪強,王公貴族。
再無欺辱士兵的可能,不然他們就是忘恩負義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