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審判進行的很順利。

有了這些“罪犯”的配合,再加上充足的證據,當著數萬百姓和皇帝的面前,所有參與的官員根本不敢徇私。

很快就根據大明律完成了對罪犯的判決。

當判決書送到朱由檢身邊之後,朱由檢在根據罪犯的表現,和早已準備好的罪犯判刑建議書。一核對,如果雙方大差不差,就直接蓋了印記加上判決。

如果出處過大,朱由檢會打回去讓百官重新判決。

因為步驟繁瑣,所以判決速度並不快。

不過相比之前,很多官員的心都鬆了下來。

畢竟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大明律》共分30卷,篇目有名例一卷,

包括五刑(笞、杖、徒、流、死、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八議(議親、議故、議功、議賢、議能、議勤、議貴、議賓,

以及吏律二卷、戶律七卷、禮律二卷、兵律五卷、刑律十一卷、工律二卷,共460條。

天下事何其多也,區區460條又豈能涵蓋完全?

在規則之內盡適當的輕判,既能維護法制維護陛下的面子,又能維護自己的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朱由檢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重振法紀的決心。

又不是來殺人的。

所以除了極個別徹頭徹尾的人渣,朱由檢適當的增加處罰之外。

大部分的人,朱由檢還是尊重百官判決結果。

畢竟凌駕於法律之上一時爽,一直凌駕於法律之上一直爽。

但是爽完了之後呢?

最終還是需要國家來背鍋。

畢竟皇帝是國家的代表,每天的所作所為有無數的在關注著。

就好比後世的明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該該深思熟慮。

法律是複雜的,即便普法工作做的再怎麼好,大部分的百姓,哪怕到死也根本不可能知道法律的條條框框。

上行下效。

如果作為公眾人物,帶頭做違法的事,就會無形中影響到很多的人。

就好比後世,為何後來拍的電影,電視相較於之前的電影電視,少了很多吸菸吸毒的場面?

甚至很多動漫動不動就會因為存在一些不合適的內容而被封?

為何一出現,為了明星應援道奶的情況,國家就立馬給與嚴厲的還擊?

歸根到底,那是因為一個明星在電影中吸菸,勢必會倒是成百上千的人跟著效仿。

一個危險的舉動,就可能會有小孩子進行模仿。

一旦浪費糧食的舉動不給與當頭棒喝,三年之內糧食浪費情況必定加劇百倍不止。

到時候即便是糧食畝產萬斤,也肯定會大規模的出現餓死之人。

到那時,國家也必出大亂。

作為大明名義上的主人。

如果皇帝都不把法律當一回事了,其他人也不會把法律當一回事。

現在資訊傳遞慢,可能只會影響一部分人,但是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資訊傳遞的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

一旦出現了無線電,可以一息之間把訊息傳遞到千萬裡之外的裝置,到時候影響人可能就是以萬起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