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一路上舟車勞頓辛苦了,還是早點整理一下休息一下,明日一早在進宮面見陛下吧。”

“行。不過你們現在就去向陛下彙報,明天我陛下見到陛下。不然我明天就帶著百官去宮外跪著。”

閉門不出,不見百官是大明曆代的傳統。

往遠了不說,就說這幾十年的。

萬曆皇帝在位在位48年,有近30年不上朝。

天啟皇帝更覺,朝廷交給魏忠賢,自己躲在後宮研究木匠。

陛下雖然不似前面幾任皇帝那樣不愛管國家大事。

但是也算不上多麼勤勉的皇帝。

現在陛下襬明瞭在拖延。不希望自己短時間之內影響他的計劃。

但是事關重大,容不得陛下使小性子。

“大人,你現在這休息,我這就去稟告陛下。”護衛首領拱手告辭到。

陛下的原話是,儘可能的拖延帝師進京的時間。

現在孫承宗已經進京,自己只需要把事情彙報給陛下就行。見不見是陛下的事!

聖意不可揣摩,不然耽誤了陛下的大事,自己就算有十個腦袋也不夠陛下砍的。

...。

“孫大人,您來了。”剛進入皇宮,孫承宗就碰到了王承恩。

“王公公,陛下向來喜歡深思熟慮,這次怎麼會如此草率?”

“大人有所不知,那些文官聚集起來,想逼反百姓。”

“什麼,怎麼可能?”孫承宗驚呼到。

“那些文人是敢不把大明律放在眼裡,但是怎麼可能有膽量逼反百姓呢?

要知道,歷朝歷代對造反可都是不留情的,逼反百姓,到最後肯定難得善終的。”

“這是密衛的情報,你看一下,我大明只要有蠻夷居住的地方,對於那些蠻夷,當地官府根本沒有執行陛下的減稅政策,甚至還變本加利的欺壓百姓。

為了不被陛下發現,甚至把手伸到了密衛和錦衣衛的手中。

你也知道,陛下最痛恨的就是有人矇蔽自己的眼睛,所以....。”

“不說了,陛下找你,你快點過去吧。”

....

“參見陛下。”

“帝師免禮。請坐”

朱由檢道。

本來朱由檢不想這麼快見孫承宗的,畢竟孫承宗雖然不同於其他文臣,但是畢竟也屬於文臣。

哪怕在無私,心裡也會向著文人。

而且孫承宗的身份也比較特殊,作為天啟大帝和自己的老師。

在這個尊師重道的時代,即便是一國之主的朱由檢也不能粗暴的對待。

“陛下我給你的奏摺你看看了嗎?”

孫承宗板著臉說道。

“看了,帝師說的有理,但是孔家必須的清理,文官也必須加以限制。”

朱由檢道。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個天下最終還是需要文人來治理的啊。

孔家作為大明文人的臉面,你如此之舉,相當於直接打了整個大明所有文人的臉。

貪官必死,動了天下所有文人的利。陛下你這樣的舉動,無異於把百官往其他人手裡推啊。